骑楼式建筑特点(中西合璧骑楼建筑的起源与特色介绍)

新华月报第6期写道:“弄堂口上空,离头顶不太高的地方,悬挂着一座跨街骑楼。”

这里的骑楼,其存在形态为“悬挂着”,可初略窥见其建筑特点,即是一种下层中空的外廊式建筑物,因其跨人行道很像骑于之上,因此被称为“骑楼”。

这种建筑物多出现在广粤、闽南等华南地区,在不同的地方称呼也有所不同,如在粤语中叫“骑楼”或是“露台”、在闽南语中叫“亭仔脚”,而在潮州话中又被称为“五脚砌”。

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建筑形态大同小异,呈现出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情。

骑楼

骑楼成因:中欧碰撞出的“混血儿”

骑楼并不如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一般,是中国的本土建筑,事实上,骑楼最初是一个舶来品,属于“欧亚混血儿”。

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结合中国本土的气候、社会文化等因素,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一种“商住”两用的特色建筑。

而骑楼的成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各自对其形成起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外部因素,骑楼可能根本不会出现,没有内部因素,骑楼即使出现在中国也会被其余中式传统建筑挤压生存空间,难以保留下来。

1、外部因素:英国殖民者廊房传入

骑楼这种建筑形态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约2500年前的,作为雅典卫城主体建筑的希腊“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采取“多克式”的建筑风格,整体由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虽然在外形上与其相似,建造观念却有所不同,最初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在南洋建造的“廊房”,用意也不是在于模仿古希腊的建筑风格,而是方便留出空间给外籍商人做生意。

这种偶然诞生的建筑很快在东南亚国家风靡起来,以致于鸦片战争以后,这股建筑风潮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第一批骑楼始建于1878年,位置是在开放程度最高的香港地区。

英国廊房

2、内部因素:加入中国传统文化

有了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内地的官员也纷纷引进骑楼,著名的支持者有晚清名臣张之洞,首先提出了在广州建造类似的“铺廊”,以发挥其已得到验证的优势。

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建筑家首先对其进行改造的是建筑结构。

华南地区降水丰沛,常常因为城市规划不当而造成城市内涝,因此,中国的骑楼设有“水门”。水门的功用就是供人们在洪水时出入街市。

其次,中国工匠还对骑楼的装饰进行了本土化,取代那些具有异域风情的图案花纹的是极富中国意味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等。不仅中和了骑楼的异域感,也寄托了美好的象征意义。

阁楼水门

在骑楼的所有装饰中,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当属“花墙头”,有一句话说“花墙头风云变幻,骑廊里光影交错。”

说的就是花墙头在骑楼中的代表性,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匾额,不仅刻有精美的浮雕,下方还写有极具韵味的对联。

骑楼的本土化使其更好地融入中国民众的生活中来,历史无其他传统建筑悠久但仍作为地方特色保留下来。

商住两用房,诞生特殊的生活哲学

骑楼诞生之初就是为了给商贩们提供经营空间,因此商业功能作为骑楼最本质的功能一直被保留下来。除了最基础的商业功能以外,骑楼因其建筑特殊性和楼群性,也衍生出了许多附属功能。

1、商住模糊的界限

骑楼上楼下廊,刚好具有双重属性,即商用属性和居住属性。

对于居住在楼上的人来说,骑楼可以帮助他们抵御洪水或者内涝的侵袭,同时由于底层中空,因此通风性较好,满足了炎热潮湿的华南地区的需要,与云南地区的吊脚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吊脚楼

而对于底层的商贩来说,商业活动的空间更大,他们与住户形成了一种互不干扰又和谐共生的奇妙关系。

不仅如此,骑楼还为行人或是顾客提供了遮风挡雨的荫蔽,假使是在艳阳高照的炎热夏日,则又变成了一个大型遮阳伞,营造了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

2、开放式的人际关系

骑楼的一大建筑特点就是“开放性”,打破了传统观点所倡导的那种“单家独户”,骑楼的底层空间即可以属于楼上住户,又可以属于商贩,还可以属于行人。

三者共享了这一空间,体现出一种极具现代性的,相互尊重,睦邻友好的人际观念,楼上与楼下的界限也因此不再分明。

他们可以是一个空间的共生者,更可以的亲密无间的朋友,骑楼的存在,为拉近陌生人直接的距离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可能性。

3、特殊的生活哲学

作家梁凤莲曾经这样描写广州的骑楼:“散淡却又自在机巧,日晒雨淋仍悠然信步,闲适放松却又内藏妙用,你来我往不沾不滞,皆大欢喜能收能放,活脱脱就有了一副活色生香的面孔。”

骑楼老街

骑楼下的众生,都是闲散而舒适的,不需要担心突如其来的暴雨或是头顶的骄阳,骑楼为众人提供了一种“庇护感”与“安全感”。

这种安逸与华南人特有的积极进取的“功利主义思想”融合,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观念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赋予了骑楼一种超脱经济意义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别样的风情。

“骑楼式”茶楼建筑对茶文化建筑的发展启示

1、“骑楼式”茶楼:戒骄戒躁

“骑楼式”的茶建筑主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休闲性,二是观赏性。休闲性来源于骑楼的庇护感给人带来的舒适与安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很难陷入浮躁,容易进入与茶文化所契合的心境中去。进入到茶楼以后,骑楼结构带来的凉爽感则更加明显,更加令茶客的身心愉悦。

其次还有骑楼的观赏性,不同于传统茶楼单调古朴的外型,骑楼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外观上既有异域建筑的线条感,又有中国传统的浮雕绘画,给茶客以极高的审美感受,富有吸引力。

此外,“骑楼式”茶楼建筑的选址也同一般茶楼不同,一般喝茶讲究一个“静”字,而骑楼则反其道而行之,大俗即大雅,取客源于闹市,使品茶之人坐于骑楼上可体会旁观红尘之感。

总之,骑楼的知名度与本身具有的休闲和观赏属性对吸引茶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骑楼茶馆

2、对茶文化建筑的发展启示

各地的茶楼建筑大多以“茶”为主题,主打以茶吸引来客,但因茶叶文化价值单一,难以就此发掘出更多的文化资源与商业资源,因此借鉴“骑楼式”茶文化建筑是十分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 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古建筑价值

许多古建筑在当代被仔细保护起来,与商用建筑泾渭分明。这不仅不能够在当代焕发出新的价值,还会就此蜕化成人们记忆中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

一方面,茶可以依托古建筑的名气吸引茶客,另一方面,古建筑也因与茶楼合二为一而重新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中,从死气沉沉的标本变成了“活化石”。

古建筑保护

  • 注重茶文化建筑的审美性构造

在消费方式日趋精细化和消费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一个商品的附加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如“骑楼式”茶建筑中,人们所获得的美学享受和心境感受就远超一杯茶水的价值。

为了给茶客营造优美的消费环境,同时提高茶的商品附加价值,茶楼的经营者必须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茶楼的外观、内饰等,把这些作为吸引顾客群的重要卖点,才符合当今消费升级的趋势。

  • 寻求与自然契合的茶文化建筑

在古建筑稀少或保护性开发可行度较低的地方,未必不可“另起炉灶”,即效仿华南“骑楼式”茶楼建筑的建筑观念,建造属于当地的“骑楼”。

当然,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社会环境都大相径庭 自然不能够一以贯之。

比如在北方天气较为寒冷的地方,就可以以“火炕”文化为支点,“茶文化”和核心,建造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建筑。

骑楼老街

总结

一首广州童谣这样唱道:“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对于华南许多城市的人民来说,骑楼不仅是一座座冷冰冰的建筑,更是他们在暴雨与烈日下的保护伞。

虽然这种建筑来自国外,但它早已通过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土化为了一种杂糅了中西风格的特色建筑。而人们也在骑楼的影响下与邻居们和睦相处,衍生出一种特别的生活哲学。

即使在今天,骑楼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仍在持续地作用着,对于其他传统的茶文化建筑来说,骑楼的休闲性与观赏性值得借鉴。

当代的茶楼文化,必然要以茶文化为核心,跳出传统的桎梏,符合现代多元消费的需求,方能长久地保持生机与商机。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