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民间谚语俗语_堆糖句子网

爆笑民间谚语俗语_句子迷网

1、 【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2、 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我就爱去问老师和同学,妈妈说:“米靠碾,面靠磨,遇到问题靠琢磨。不勤思,哪来的长进?”(湖北·荆门)

3、 【家常便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谚)家常便饭:普通人家平常的粗茶淡饭。吃饭最好是家常便饭,穿衣最好是粗布衣裳。指过普通人的生活,最能长久。

4、 【拉皮条】(惯)指为男女搞不正当的关系牵线搭桥。 也作拉皮条纤。 牵马拉皮条。

5、 【怀里揣着个牛角——朝自己顶】(歇)顶:本指用角撞击,转指顶撞、为难。指顶撞或为难自己人。 也作“怀里揣牛角——朝里顶”。

6、 【甩袖子】(惯)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顾。

7、 【看西洋景】(惯)西洋景:也叫西洋镜,旧时民间文娱活动的一种装置,许多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多为西洋画。比喻去看新奇或意想不到的东西。

8、 【自唱曲子自做戏】(惯)比喻事情由自己干,没有旁人参加。

9、 【眼睛长到头顶上】(惯)形容人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也形容人势利。 也作眼睛长上额头。 眼睛长到脑门子上。 眼睛长到脑瓜顶上。

10、 【抓着葫芦当瓢打】释义:比喻不弄清是非曲直,责罚错了对象。例句:人家周王村霍家寨的人都在那里,怎么是我带头起哄?冤有头,债有主,我抓着葫芦当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

11、 横吹笛子竖吹箫。

12、 【兵不厌诈】(谚)厌:满足。诈:欺诈。用兵打仗,使用假象蒙蔽敌方,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厌其多的。 指在对敌时使用欺骗策略,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越妙越好,越多越好。

13、 【拉下脸来】(惯)指很生气或不顾及情面。 也作“拉下脸皮”。

14、 刘阿斗——扶不起

15、 要考试了,我说:“又得考试了,真倒霉。”爸爸说:“有什么倒霉的?当兵不怕跑,学生不怕考。”(江苏·镇江)

16、 李大叔在院中责备女儿,正好被刚过门的儿媳妇听见了。儿媳妇误以为是说她的,一赌气骑着车子回了娘家。李大叔说:“这真是打马骡子惊啊!”(山西·屯留)

17、 不怕千着巧,就怕一着错。

18、 属刨花的——点火就着

19、 【绊住脚】(惯)比喻被人或事所纠缠,行动受阻,不自由。 也作“绊住腿”。

20、 【箩里拣瓜——拣得眼花】(歇)指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使人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该选哪个。

21、 【促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谚)促风:又急又猛的狂风。即使遇到急风暴雨,也不进寡妇人家去躲避。旧指寡妇门前是非多,必须远避嫌疑。 也作“疾风暴雨,不过寡妇之门。

22、 【赊三不敌见二】(谚)赊:赊欠,未当场结清货款。见:同“现”。赊卖三文,不如现得二文。指宁可少得现钱,也不要不牢靠的欠账。 也作赊得不如现得。 赊三千不如现八百。

23、 【鱼不进网,妻不养子】(惯)养:生。比喻事事不顺心。

24、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见“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

25、 奶奶常在外人面前夸我。她说我“人不大,却是芝麻做的大饼——点子多。办事让人放心”。(江苏·高邮)

26、 一窝狐狸——不嫌臊

27、 【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28、 【买金须问识金家】(谚)要买金子,就要让辨识金子的专家来鉴定,这才不至于买来假货。指不识真金的人,会把真金当假金。比喻宝物在外行眼里,显不出它的真价值。

29、 【猪不吃狗不啃】(惯)形容人模样难看,谁都不喜欢。也比喻谁也不愿理睬。

30、 【明道好走,喑径难摸】释义:熟悉的道路好走,陌生的道路难行。例句:有道是:“明道好走,暗径难摸。”他们按照盘太婆叙述的方位,不多时,便来到了枫树林后的大悬壁下。

31、 【屋顶上掀瓦要落地】借指说话要落实,兑现。类似的:丢 下砖头,一块块要落地。短篇小说《内奸》:“屋顶上掀瓦,片 片儿要落地。我如果信口胡说,将来怎么见人?”

32、 【狗熊掰棒头,掰一个丢一个】狗熊掰棒头,不知道收藏,谓 得而复失,一无所获。狗熊,也说:猴子。古华《芙蓉镇》: “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说过,区长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太不严肃。”

33、 【吃大锅饭】释义:许多人合伙在一个大灶里吃饭。比喻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不论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拿一样报酬。例句: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不是什么“吃大锅饭”。

3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惯)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晚上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遗,门不夜掩。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35、 【得一望十,得十望百】(惯)形容人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

36、 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

37、 【搔不着痒处】(惯)比喻没有触及要害。 也作“搔头不知痒处”。

38、 爸爸在果园里修剪果树,剪下了很多树枝,用拖拉机往家里拉了两趟,卸在我家院外。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把树枝朝院内搬,很快就搬完了。奶奶笑着说:“真是轻来轻去能搬山啊!”(山东·临沭)

39、 【躺在席子上吹死猪——长吁短叹】(歇)指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 形容人因遭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灰心丧气的样子。

40、 小叔想把院子里的一棵小榆树往别处移栽,可不知何时移容易活,于是就去问三爷爷。三爷爷摘下帽子弹了弹尘土说:“桑栽骨朵儿槐栽芽儿,榆树栽个冰凌碴儿!”(河南·虞城)

41、 【 山不转路转】指情况总会有变化,不要把事情看得太死。 类似的:天不转地转/石头不转磨转/水不弯河弯。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不要紧,咱慢慢说!山不转路转,没有说 不倒的事!”

42、 【甘蔗不能两头甜】(谚)甘蔗: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制糖原料。甘蔗只有接近根部的地方甜,没有两头都甜的。比喻美事只能占一头,不能两头都占。 也作“甘蔗没有两头甜”。

43、 半空中吊母猪——不知把自己提多高了

44、 有一天,爸爸在笨手笨脚地钉上衣的扣子。突然,只听爸爸“哎哟”一声:“扎死我了。”在一旁做家务的妈妈风趣地说:“棍不打好人,针不扎巧人。”(山东·枣庄)

45、 啥巴狗戴金圈儿——有钱的畜生

46、 【兄弟同心,黄土变金】见“弟兄协力,土块变金”。

47、 【老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歇)老鸦:乌鸦。指只看见别人长得黑,看不见自己长得黑。也指只看到别人的坏或不好,看不见自己的坏或不好。

48、 狗见了主人——摇头摆尾

49、 【人穷长力气,人富长脾气】(谚)指穷人靠肢体勤劳度日,力气自然越来越大;富人养尊处优,恃财傲物,脾气自然越来越大。

50、 【凡药三分毒】(谚)凡是药物,总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指药能治病,但同时也有副作用,服用时必须慎重。 也作“是药三分毒”。

51、 【百岁光阴如过客】释义: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例句:世界上,倾城倾国人须有,还怕甚,干两黄金买不来?古人云,百岁光阴如过客,不开口笑是痴呆。

52、 隔河作揖——承情不过了

53、 【云端里看厮杀】不介入纠纷,看热闹。清代《儿女英雄 传》:“天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 旁观,看后来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

54、 【一传十,十传百】(惯)形容消息传播得非常快。 也作一传两,两传三。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55、 【牙对牙,眼对眼】(惯)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56、 【鱼儿挂臭,猫儿叫瘦】(谚)鱼挂得时间长了,就要发臭;猫吃不到鱼,叫得时间长了,就会消瘦。指该舍的不舍,该得的不得,会落得两败俱伤。

57、 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上下下,有人严格管我的时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来了。妈妈生气地说:“你真是核桃变的,要敲打着。”(四川·康定)

58、 【村里夫妻,步步相随】(谚)农家夫妻,一同在家,一同下地,总是厮守在一起。指村里的夫妻没有别离之苦,终生相伴。

59、 【树不砍,不成材】借指人需要教育培养。马烽西戎《吕梁 英雄传》:“古人说:树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难成器。让政 府的王法好好教育教育他们才对!”

60、 下午第一节课,老师见同学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说:“真是‘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啊!”一句话,把同学们都逗笑了,瞌睡虫也被撵走了。(江西·南康)

61、 【此地无银三百两】(惯)民间故事说:有人把银子埋在地下,怕人发现,就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阿二看见牌子,挖走了银子,又在牌子背面写上“隔壁阿二不曾偷”。比喻拙劣的掩饰正好暴露了所要掩盖的真相。 也作“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62、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跳】经过比较,才发现巨大的差别。 比,也说:说,算。张贤亮《邢老汉和他的狗的故事》:“这个 账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就等于我们一个人定 的一半。”

63、 头上穿袜子一能出脚来了

64、 讨饭过年——吃的不多说的多

65、 【空口无凭,见着便信】见“口说无凭,眼见是实”。

66、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太大。类似的:从天上差到地 下。成语:霄壤之别。梅娘《夜合花开》:“她觉得姐姐是离 得她太远了,远得像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一样。”

67、 鸭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68、 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冷一下

69、 【鸡抱鸭子——干忙活】(歇)抱:孵。干:徒然,白白地。忙活:急急忙忙地做活,指白忙一场。 也作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孵鸭子——白忙乎。

70、 【身弱鬼来缠】(谚)指身体衰弱的人,常会招来邪魔缠身。也借指主事人软弱无能,就会有坏人乘虚而入,滋事破坏。

71、 【上气不接下气】(惯)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气来。 也作上气儿接不着下气儿。 上气接不上下气。

72、 【物聚于所好】(谚)好:爱好,偏爱。东西往往聚集在对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们总会聚合到所偏爱的东西那里。

73、 吃午饭时,妈妈说:“你的嘴烂是因为内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气大,就不要吃了。”我连声答应:“好,好!”午饭后,我背上书包上学,临走时,顺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结果,被妈妈看见了。她数叨我说:“你呀,能叫眼流脓,不让嘴受穷。”(河南·南阳)

74、 草上露水瓦上霜——不久长

75、 【一打三分低】打架粗野,互相都降低了人品。明代《西游 记》:“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们都跟我 来。”

76、 【神仙眼睛看得宽,看不到自家鼻子尖】(谚)比喻即使是有才智的人,也往往很难看清自身的缺点。

77、 娃娃看飞机——人小见识高

78、 【皇帝】“皇帝”是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皇帝”这个称号始创于秦始皇。夏、商、周三代,既没有“皇”,也没有“帝”。夏朝称“后”,商、周都称“王”。春秋时期,诸侯无论爵位高低,通称国君;后来,周王势力衰落,诸侯兼并,齐、楚、燕、韩、赵、魏、秦都先后称王,甚至中山小国也称起王来。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但赢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朕”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也是由秦始皇开始的。历史上虽然对秦始皇褒贬不一,但他确实是“千古一帝”。

79、 【说到哪里,做到哪里】说话兑现。成语:言行一致。赵树 理《三里湾》:“我这人说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现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80、 【二月的韭菜——头一茬】(歇)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农历二月割头茬。比喻头一次。

81、 【瞌睡要从眼上过】瞌睡就睁不开眼。指事情发展不能避 免。西戎《盖马棚》:“过去不愿意,现在愿意了也行,早不入 迟入,瞌睡要从眼上过,迟早是一样。”

82、 【百样米养百样人】(谚)指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与志趣。

83、 戴着有色眼镜看东西——不明真相

84、 【左不是,右不是】(惯)指怎么做也不合适,不知怎样才好。

85、 【天上一拳,地下一脚】(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或做事没有条理。

86、 【穷怕亲戚富怕贼】(谚)穷人怕的是亲戚来了招待不起,富人怕的是贼来偷盗,遭受损失。指穷家富家,都有担心的事。

87、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谚)门里:专业行当。从一个专业行当里出身的,耳濡目染,经见多了,对本行的技艺,自然就懂得一些。指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 也作“门里出生,自带三分”。

88、 【不下海,一生不会游泳】释义:比喻不亲身实践,永远学不会本领。例句:渔家的娃子,深深地知道“不下海,一生不会游泳”的道理,闯峡湾,不喝几口海水怎么能闯出来?

89、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谚)谁为:为谁,替谁。孰令:令孰,让谁。我将替谁做事呢?让谁来听信我呢?指人没了知己,做事就失去了意义。

90、 【一步高,一步低】见“高一脚,低一脚”。

91、 掺糠喂鸡——哄蛋

92、 【呼之则来,挥之则散】(惯)一呼叫就来,一挥手就离开。形容随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93、 弥勒佛的脸蛋——笑眯眯

94、 【才说了嘴就打了嘴】(惯)说嘴:自夸,自我吹嘘。刚夸了口就出丑了。 也作“说嘴打嘴”。

95、 【公鸡抱窝,母鸡打鸣】(惯)抱窝:孵小鸡。比喻男人做女人的事,女人做男人的事,作用颠倒了。

96、 【根不动,梢不摇】(惯)形容主意已定,毫不动摇。

97、 【远路无轻担】见“百步无轻担”。

98、 校长带头挖坑栽树,同学们干得格外起劲儿,提前完成了植树任务。回去后我给奶奶一说,奶奶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你们校长这个头带得好。”(河南·信阳)

99、 我问爸爸妈妈我长得怎么没有别人好看,爸爸说:“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河南·信阳)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