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读后感5篇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5篇

篇一: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作品。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已经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

《偷影子的人》讲述了一个在班上经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发现自己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异功能–能偷别人的影子,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的时候,男孩就能够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当他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奇异的能力后,他慢慢地成为帮助身边的人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带去了生命中的一点点光芒,这种能力从童年伴随他到长大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记述男孩与妈妈之间的亲情为人动容,妈妈的老去也让人落泪;男孩与自己从小的玩伴之间的友情,至真至诚;最后,男孩在苏菲与克蕾儿的爱情抉择,告诉了我,选择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个,不要被暂时的假象的爱迷惑了自己的心。而这种选择付出的代价是痛心的,庆幸的是,最后故事是个美好的结局。 当看完整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温暖。作者仿佛把我的影子给偷了,向我诉说着自己的童年。我想,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会与《偷影子的人》里头的小男孩的童年有相似之处吧。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及时行孝。里面有一段话说的很对“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仅仅依偎在他们身边。”

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时,妈妈总是会陪在我身边,在我床边照顾着我。每次受伤时,父母总是第一个担心我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能有自己的事业,最终看着我们和心爱的人一起组建家庭。可是,我们渐渐地让父母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在父母的眼中,我们还是他们的全部。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嘛:不管你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在父母的眼中,你还是小孩子。并不是要等到长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买东西给父母用那才是孝顺,帮忙做一次家务,好好学习,少让父母操心这也是孝顺的表现。所以从现在起,及时行孝吧。

如果头天晚上流泪,第二天铁定赖床,今天早上我8点才爬起来,却保持着满足的欣喜。也是这本书让我理解了忧而不伤,含泪回味中更多了一份对于温婉的感动。

很多人追问为何学了艺术教育却没有坚持这份工作,多是以“没有想过谋生,只是想可以带着儿子漫无天际的作画”为答。不过也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一直固执的认为没有想象力的童年是极其灰暗的,而激发儿童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则是涂鸦,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们面前一点点展现,直到生活的终点……

整部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的童年,如梦幻一般,充斥着画面感的文字带给我是一幅幅场景图,仿佛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视觉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经,也只因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我们才一遍遍追忆。打动我的多是细节,好像里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过,或者是类似经历的。

主人公因为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学,成为班级中最弱者,我想到电视剧《手机》中严守一奶奶去世的遗言,让严实晚上学不要学他爸爸那样在班级里因为弱小受人欺负。而小主人公这种淡淡的忧伤却因为他可以偷别人影子读懂别人愁绪而转化为一种伸出援手的友爱,不自觉的将一种负担升华成美好。

从伊丽莎白到克蕾儿,还有伊凡、马格、尼克简单的人物关系,因为影子勾画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愿,在这里,你也可以读到你自己。

篇二: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对童年的遗憾,有的是因为做错了一些事,也有的是因为错过了一些事。当我们长大了,意识到那是一种遗憾时,如果给我们机会去补救,或是去挽回,我们是否努力去做,也验证着我们是否真的有所成长。《偷影子的人》讲述的就是一个男孩的从年少时的懵懂到长大后的顿悟,最后找到最初的梦的一段历程。其间,有他和朋友们之间的友情羁绊,也有对爱情看法的逐步成熟和蜕变,当然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特异功能–“偷影子”。

书中的“偷影子”类似于读心术,只不过每个人的影子都有独立的一面,它们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与隐私,也能对主人的一切发表意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凡跟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相重叠时,就可以跟别人的影子交流–这一设定的想象力十分丰富,的确影子的重叠这一现象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只不过很少有人去浮想,恰好作者抓住了这一点。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读心术”的高明之处。正如之前所说,影子可以表达自己的东西,而读心术只能读取被读心人的直接意思表示,至于真假或隐藏的东西需要二次******提取,所以来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实、成熟、方便一些。

书中通过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务去帮助别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渗透着许多道理和哲理,当然故事都是伴随着男孩的成长历程的,小时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长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吕克在男孩的帮助下离开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当医生之路,再到最后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面包师,并最终回到了面包店。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有时候人们想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真正喜欢的可能表面上又不是那么冠冕堂皇。其实职业本就无贵贱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才是幸运的。所以我觉得吕克做得很对,这也是他成长的象征。而男孩放弃苏菲,选择了克蕾尔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体现在爱情上,感觉更加微妙和朦胧一些。苏菲是好好女孩,但对于男孩来说更适合他的则是克蕾尔。尽管多年以前,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导致做错了事,但是当男孩终于发现自己的过错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么样子时,他放弃了现在所拥有的,而是去追寻克蕾尔,尽管可能无果而终,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得这么做。其实苏菲也是一样,这些年轻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这句名言精准的概括了整本书的主题和主人公们的行动。而本书带给读者的启发就是首先要确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云和幻影上浪费时间。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了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这本书。这本小说带给我一种治疗人心的感动。整篇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作的。作者赋予主人公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能把自己的影子与别人的影子交换,并且还能从别人影子中感知到别人悲伤的内心世界。

在主人公童年时过得并不顺心。在学校内总是被高大的同班同学马格欺负;父母又紧接着离婚。主人公曾一度失去勇气,他怀疑自己是否就是父母离婚的理由,怀疑自己能否在每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战胜恐惧。在他的生活中,马格的影子附着于主人公的身上,是他的影子告诉他,你是一个多么特别的人。他的影子之所以不愿意呆在蠢蛋马格身边,是因为主人公愿意为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变成一个勇敢的人,即使直面身材比他高大三倍的马格去竞选班长也在所不惜。

同时,主人公是一个能理解“爱”的人,他拥有至善至美的品性,他的影子像一面镜子,在他的影子与别人的影子交汇时,他能读到别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与辛酸。就如马格来讲,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带给马格一丝一毫家庭的温暖,才养成了马格仗势欺人的品性。而主人公从影子中明白马格拥有这样的家庭,反而会感到一股哀愁,像被悲伤紧紧的套牢。因此这些事情让主人公深深明白,外表强悍的人,内心不一定过得快乐与幸福。每个影子的背后的故事,是需要时间来沉淀与宽宥。

在主人公的青少年时期,一切需要友谊来灌溉。他结识了好朋友吕克。吕克是一个面包师傅的儿子,他的夙愿是成为一名医生,然而吕克的家庭却无法负担他的学费。当主人公再次回到童年的小镇时,在谈笑之间,他在吕克的影子中读到了吕克曾经的梦想——当一名医生。主人公劝说吕克去实现他的梦想。因为人生不管从何时都还来得及,童年的梦想让吕克与主人公在另一座城市的医学院重新聚在了一起。

而最令我艳羡的是主人公从童年到现在的爱情。童年时他和马格都很仰慕伊丽莎白,这段感情无疾而终。第二段感情是发生在海边,起始于主人公与母亲去海滨小镇度假。主人公认识了一个聋哑女孩名叫克蕾尔。主人公无意偷取了她的影子。主人公在克蕾尔的影子中,读到了失去安全感的恐惧,聋哑的痛苦,害怕长大的孤单与对世界的失望。克蕾尔凝视着主人公,深情地说:“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当克蕾尔与主人公携手走向海边废弃的灯塔,当克蕾尔用空气在空中写着想念的诗句,当他们的老鹰风筝在风中飞成8字形,这段感情注定会刻在命运的锁环上。

主人公的第三段感情则是从一段暧昧不明的关系发展而来的。苏菲和主人公同时念一所医学院,慢慢的日久生情,甚至主人公还带苏菲去见自己的母亲,然而主人公却忘不了少年时期对克蕾尔的承诺,他承诺以后每年暑假回来看他。主人公忽略了苏菲对他们两人关系发展的渴望。苏菲说:“你已经准备好了为全世界,甚至为早上才遇到的陌生人奉献,而我,只是你在暴风雨时紧抓的浮标,天气一放晴你就松手。”苏菲只是主人公人生中的过客,是主人公在沉闷的医学院的一件感情的寄托品,因为主人公对童年的念念不忘,胜过开始一段全新爱情的旅程。

而在主人公找回童年难忘的真爱之前,他失去了心中最珍贵的人——母亲。这也是本书接近尾声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幻想有离开父母的那天,而当某一天父母离开我们时,于是我们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能不害羞的抱住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在最后本书的结尾,主人公在克蕾尔的公寓前放飞那只老鹰风筝,克蕾尔向主人公扑过去,用风筝的手柄在空气中画出了三个字:我想你。一个能用风筝写诗的女孩,是多么令人着迷。诚然,他和一位会偷影子的男孩,一个能解读别人悲伤的男孩,是多么的登对。当这个世界上拥有爱的力量,许多相遇的奇迹,就会翩然而至,让人目眩神迷。当我们穿过爱的影子,我们总能找回许多失去的遗憾,找回生命的感动,尽管我们已失去的太多太多。

篇三: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

有人将《追风筝的人》、《摆渡人》和《偷影子的人》称为三大心灵治愈系小说。前两部书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读过了,而《偷影子的人》却一直没有买它和读它的兴趣,终于在几个月前的一次图书大采购中将这本书摆上了我的书架。

直到国庆节这天,白天女儿玩儿的很疯,晚上6点钟就累的呼呼大睡,我终于有了整个晚上的时间来静静地读这本已经在我的书架上陈列了好几个月的小说。

小说描述的主人公是一个可以跟影子对话的人,不但是自己的影子,只要是在阳光下跟他的影子交融在一起的所有人的影子,他都能听到这些影子在向他诉说着他们主人的秘密。

读完小说,带给我感触是,人们的内心里都隐藏着很多的秘密,很多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人们将自己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深到自己都不知道了这些痛苦的存在。而作者通过偷影子的人能够读懂别人影子的特异功能,了解到别人正常言行背后的秘密,了解到每个人的痛苦与不易。

主人公就利用自己的这个特异功能帮助了很多人:在学校的煤气炉爆炸引起大火时,他跟随向他求救的学校警卫的影子,救出了被浓烟熏倒的学校警卫,他通过警卫的影子了解了警卫不想向任何人透露的过去,并帮助他走出童年的阴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他激发了他的又聋又哑的初恋女孩儿,令她去找寻心中的梦想,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帮助一心想当医生,但却迫于家庭压力而去接手父母的面包店的好朋友吕克,挣脱父亲的束缚,到医学院上学去追逐年少时的梦想;他在医院里见习期间,帮助医生和病患家属找到了一位得了厌食症,虚弱地就要死去的小患者厌食的病因,解除了他厌食的心理阴影。

故事充满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小说中有两处让我泪如雨下,一处是在主人公的说服下,倔强固执的面包师终于允许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的面包店,到外面的世界去追求年少时的梦想;一处是主人公的父亲在跟他的母亲离异后,多年来一直杳无音讯,直到母亲去世后,主人公去翻看母亲留给他的遗物,在一个盒子里装着的是父亲在每一年他的生日和圣诞节时寄给他的信。

人生的遗憾总是同美好如影相随。主人公自己读了医学院,即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但忙碌的实习生涯让他没有时间回去看望自己的母亲,也没有留意到母亲患了严重的心脏病,而母亲竟然在他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离他而去;虽然找到了得厌食症的小病患的病因,小病患也开始恢复饮食,但最终还是因为恢复饮食期间引起的肠道并发症而离开人世;虽然主人公的好朋友吕克在他的帮助下去医学院上学,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却因为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选择回老家继续追随爸爸经营他们家的面包店;苏菲是一个好女孩儿,是另外一位实习医生,但作者似乎想通过小说告诉人们,爱情这东西,跟对方是不是一个好人没有任何关系,只跟两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有关。

或许,每个人的人生模式早已在出生前就设定完毕,每个人都有命中注定的人生轨迹,这些都不是外力可以改变的。小男孩的死去,好朋友的最终选择,以及好女孩儿苏珊不能跟主人公走到一起,这些,都是他们的命运。

主人公最终没有跟苏菲走在一起,却是历尽千难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初恋女孩儿,并用最最浪漫的、能触动对方记忆和灵魂的方式出现在十几年都没再见面的女孩儿面前,让对方一下子就认出了一直在到处寻找的他。

这部小说的节奏不急不缓,故事情节就像小溪中的涓涓流水般缓缓流淌、娓娓道来。读完小说也让我感慨: 确实,亲情、友情、爱情,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最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作者在作品里将这个关乎爱的永恒的话题刻画到了心灵深处,引起了读者灵魂层面的共鸣。

篇四: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作品,讲述了一段缠绵多年的爱恋,一段进行中的不完美爱情,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机缘巧合下让我认识了这位大师。真正的高手,总是在平淡的题材中见真章,因为人人都有的经历,人人都体会过的情感,并不是那么好表达,如果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就等同于失败。而马克李维,就是这么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整部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的童年,如梦幻一般,充斥着画面感的文字带给我是一幅幅场景图,仿佛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视觉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经,也只因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我们才一遍遍追忆。打动我的多是细节,好像里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过,或者是类似经历的。主人公因为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学,()成为班级中最弱者,常常在在班级里因为弱小受人欺负。而小主人公这种淡淡的忧伤却因为他可以偷别人影子读懂别人愁绪而转化为一种伸出援手的友爱,不自觉的将一种负担升华成美好。从伊丽莎白到克蕾儿,还有伊凡、马格、尼克简单的人物关系,因为影子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而在这里,我似乎也读到了我自己。

当看完整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温暖。作者仿佛把我的影子给偷了,向我诉说着自己的童年。我想,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会与《偷影子的人》里头的小男孩的童年有相似之处吧。看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及时行孝。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时间换来的却是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时,妈妈总是会陪在我身边,在我床边照顾着我。

每次遇到挫折时时,父母总是第一个担心我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健康地长大成人,能幸福地过日子,可是,我们渐渐地让父母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在父母的眼中,我们还是他们的全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管你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在父母的眼中,你永远都是小孩。并不是要等到长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买礼物给父母用那才是孝顺,我认为多陪陪父母才是孝顺的最好诠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时间请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吧。

篇五: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对童年的遗憾,有的是因为做错了一些事,也有的是因为错过了一些事。当我们长大了,意识到那是一种遗憾时,如果给我们机会去补救,或是去挽回,我们是否努力去做,也验证着我们是否真的有所成长。《偷影子的人》讲述的就是一个男孩的从年少时的懵懂到长大后的顿悟,最后找到最初的梦的一段历程。其间,有他和朋友们之间的友情羁绊,也有对爱情看法的逐步成熟和蜕变,当然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特异功能–“偷影子”。

书中的“偷影子”类似于读心术,只不过每个人的影子都有独立的一面,它们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与隐私,也能对主人的一切发表意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凡跟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相重叠时,就可以跟别人的影子交流–这一设定的想象力十分丰富,的确影子的重叠这一现象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只不过很少有人去浮想,恰好作者抓住了这一点。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读心术”的高明之处。正如之前所说,影子可以表达自己的东西,而读心术只能读取被读心人的直接意思表示,至于真假或隐藏的东西需要二次******提取,所以来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实、成熟、方便一些。

书中通过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务去帮助别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渗透着许多道理和哲理,当然故事都是伴随着男孩的成长历程的,小时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长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吕克在男孩的帮助下离开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当医生之路,再到最后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面包师,并最终回到了面包店。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有时候人们想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真正喜欢的可能表面上又不是那么冠冕堂皇。其实职业本就无贵贱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才是幸运的。所以我觉得吕克做得很对,这也是他成长的象征。而男孩放弃苏菲,选择了克蕾尔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体现在爱情上,感觉更加微妙和朦胧一些。苏菲是好好女孩,但对于男孩来说更适合他的则是克蕾尔。尽管多年以前,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导致做错了事,但是当男孩终于发现自己的过错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么样子时,他放弃了现在所拥有的,而是去追寻克蕾尔,尽管可能无果而终,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得这么做。其实苏菲也是一样,这些年轻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这句名言精准的概括了整本书的主题和主人公们的行动。而本书带给读者的启发就是首先要确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云和幻影上浪费时间。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了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这本书。这本小说带给我一种治疗人心的感动。整篇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作的。作者赋予主人公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能把自己的影子与别人的影子交换,并且还能从别人影子中感知到别人悲伤的内心世界。

在主人公童年时过得并不顺心。在学校内总是被高大的同班同学马格欺负;父母又紧接着离婚。主人公曾一度失去勇气,他怀疑自己是否就是父母离婚的理由,怀疑自己能否在每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战胜恐惧。在他的生活中,马格的影子附着于主人公的身上,是他的影子告诉他,你是一个多么特别的人。他的影子之所以不愿意呆在蠢蛋马格身边,是因为主人公愿意为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变成一个勇敢的人,即使直面身材比他高大三倍的马格去竞选班长也在所不惜。

同时,主人公是一个能理解“爱”的人,他拥有至善至美的品性,他的影子像一面镜子,在他的影子与别人的影子交汇时,他能读到别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与辛酸。就如马格来讲,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带给马格一丝一毫家庭的温暖,才养成了马格仗势欺人的品性。而主人公从影子中明白马格拥有这样的家庭,反而会感到一股哀愁,像被悲伤紧紧的套牢。因此这些事情让主人公深深明白,外表强悍的人,内心不一定过得快乐与幸福。每个影子的背后的故事,是需要时间来沉淀与宽宥。

在主人公的青少年时期,一切需要友谊来灌溉。他结识了好朋友吕克。吕克是一个面包师傅的儿子,他的夙愿是成为一名医生,然而吕克的家庭却无法负担他的学费。当主人公再次回到童年的小镇时,在谈笑之间,他在吕克的影子中读到了吕克曾经的梦想——当一名医生。主人公劝说吕克去实现他的梦想。因为人生不管从何时都还来得及,童年的梦想让吕克与主人公在另一座城市的医学院重新聚在了一起。

而最令我艳羡的是主人公从童年到现在的爱情。童年时他和马格都很仰慕伊丽莎白,这段感情无疾而终。第二段感情是发生在海边,起始于主人公与母亲去海滨小镇度假。主人公认识了一个聋哑女孩名叫克蕾尔。主人公无意偷取了她的影子。主人公在克蕾尔的影子中,读到了失去安全感的恐惧,聋哑的痛苦,害怕长大的孤单与对世界的失望。克蕾尔凝视着主人公,深情地说:“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当克蕾尔与主人公携手走向海边废弃的灯塔,当克蕾尔用空气在空中写着想念的诗句,当他们的老鹰风筝在风中飞成8字形,这段感情注定会刻在命运的锁环上。

主人公的第三段感情则是从一段暧昧不明的关系发展而来的。苏菲和主人公同时念一所医学院,慢慢的日久生情,甚至主人公还带苏菲去见自己的母亲,然而主人公却忘不了少年时期对克蕾尔的承诺,他承诺以后每年暑假回来看他。主人公忽略了苏菲对他们两人关系发展的渴望。苏菲说:“你已经准备好了为全世界,甚至为早上才遇到的陌生人奉献,而我,只是你在暴风雨时紧抓的浮标,天气一放晴你就松手。”苏菲只是主人公人生中的过客,是主人公在沉闷的医学院的一件感情的寄托品,因为主人公对童年的念念不忘,胜过开始一段全新爱情的旅程。

而在主人公找回童年难忘的真爱之前,他失去了心中最珍贵的人——母亲。这也是本书接近尾声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幻想有离开父母的那天,而当某一天父母离开我们时,于是我们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能不害羞的抱住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在最后本书的结尾,主人公在克蕾尔的公寓前放飞那只老鹰风筝,克蕾尔向主人公扑过去,用风筝的手柄在空气中画出了三个字:我想你。一个能用风筝写诗的女孩,是多么令人着迷。诚然,他和一位会偷影子的男孩,一个能解读别人悲伤的男孩,是多么的登对。当这个世界上拥有爱的力量,许多相遇的奇迹,就会翩然而至,让人目眩神迷。当我们穿过爱的影子,我们总能找回许多失去的遗憾,找回生命的感动,尽管我们已失去的太多太多。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