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的出征宣言(形容出征的诗句)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对接教材] 如《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

[通性归纳]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常见

意象

①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②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③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④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⑤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常见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常用

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语言

特点

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通法点拨]

1.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此,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大有帮助。

2.抓住意象特征

边塞诗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景象),抓住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诗歌时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会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很不一样,要注意抓风格特点。

[即时体验]

6.阅读下面这首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 军 行

明余庆①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②,笳③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④。

[注] ①明余庆,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②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③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④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解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诗歌注释说“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这就暗示了诗歌的情感,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参考答案:①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②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③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边关烽火四起,敌情汹汹,我军派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士兵们摆出威力无穷的“常山阵法”,以风卷残云之势扑向敌阵,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在军纪严明的隋军军营里响起。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凛冽的寒风中,守卫的士兵彻夜不眠,士兵刀剑上霜花闪闪。我们一定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到时候也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