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瞒下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欺上瞒下的典故)

01、堵塞言路欺上瞒下

李林甫升任第一宰相后,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惟一使他有所顾虑的只有玄宗皇帝一人了。为了达到独揽朝政的目的,李林甫千方百计堵塞言路,蒙蔽唐玄宗的视听。

任中书令后没几天,他就把所有负责监察百官,向皇帝进谏的言官召集起来,对他们威胁道:“现在皇上圣明,群臣只要顺从皇上的旨意办事就可以了,不必多发议论。大家看见仪仗队的马匹没有?规规矩矩,一声不发,就能吃着那御马房的精美食料。但要是不老实,只要发出一声嘶鸣,就马上会被取消仪仗资格,到 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李林甫企图用驯服仪仗马的手段来驯服群臣,使他们缄口不语。大家听了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有位叫杜进的言官实在看不惯李林甫的专横跋扈,不顾他的恐吓,仍然向唐玄宗上书言事。李林甫决计杀一儆百,没隔几天,便找个借口,将他逐出朝廷,贬到偏远的地方去做了个小小的县令。从此,不要说一般的大臣,就连专以监察进谏为职责的谏官们也不敢多说半句话了。这样,唐玄宗就再也听不到臣下的忠言逆耳,更听不到大家对李林甫一伙的不满之声了。

李林甫为了防止有人揭发他的奸恶罪行,还网罗了一批爪牙作为耳目,严密监视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咸宁太守赵奉璋罗列了李林甫20多条罪状,准备上奏揭发。奏折还没到唐玄宗手里,便被李林甫探悉。他立即派人逮捕了赵奉璋。诬陷他妖言惑主,将他用乱棍活活打死了。慑于李林 甫的淫威,满朝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不小心谨慎,以安身保位为己任。

唐代自从太宗开始,就形成了由皇帝面试取士的制度。天宝八年的一天,唐玄宗对李林甫说: “朕欲遵循祖制,广招天下英才,请为我诏令天下,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到京师参加考试。”

李林甫害怕四方举子,众多复杂,自己难以控制,可能会在答试时指责自己的罪行劣迹,便花言巧语对唐玄宗说道:“陛下,这样做的话,应试举人一定很多,如果全要由您面试,只怕是太累若您了。且草野之士,大都愚昧卑贱,不知礼仪,恐怕会有粗俗之语污辱圣听。不妨先令郡县官吏,从严挑选,然后送尚书省,再由尚书省进行复试,让御史中丞前去监试,然后将名副其实,成绩优秀的 人,送到陛下处面试,这就可省去许多麻烦了。”

唐玄宗本来就只是想装装门面,现在见李林甫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便对李林甫说道:“那就照爱卿的意思办好了。”这样,这次举试的大权就完全掌握在了李林甫手里。表面上他郑重其事,先让各地官吏选送人才到京,然后像模像样组织考试,但结果数千名举子,居然没有一人能被选中录用。李林甫这样做,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大批应试举子。但在串情完毕以后,他竞恬不知耻地问唐 玄宗上了一道贺表,祝贺“皇上圣明,知人善任,已经做到野无遗贤了。”这样,既蒙骗了玄宗,又深深讨得了他的欢心。可见李林甫玩弄阴谋的手段是多么的“高明”。

唐玄宗后期,生活荒淫腐朽,特别是在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霸占了儿媳妇(寿王妃)杨玉环(即杨贵妃)之后,“如获至宝”,真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期。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几乎不再过问朝政大事。一天,他对高力士说:”而今天下无事,朕欲把政事全委于李林甫处理,你看如何?”

高力士对李林甫的专权是有所知晓的,他提醒玄宗说:“陛下,天下大权,不可以交给别人。况且李林甫权势已经很大,几乎无人敢向他提什么异议。我看重大事情,还必须由陛下您亲自处理为好。”

高力士的这番话,完全是为了维护唐玄宗的皇权和利益,不料玄宗这时对处理政事已日渐感到厌烦,急于要从中摆脱出来,好与杨贵妃寻欢作乐。听了高力士的话后,他脸色阴沉,很不高兴。高力士善于察颜观色,自知得罪了皇上,赶忙下跪连连叩头,嘴里说道:“皇上息怒,老奴该死,发狂疾,说胡话,罪该万 死!”

唐玄宗看到高力士这副模样,不由被他逗得笑了起来,也不再计较。高力士从这件事情中了解到李林甫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地位,从此再也不敢在玄宗面前说他什么了。

李林甫独揽政权之初,正是开元盛世之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安定这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唐玄宗却把它归功于李林甫治理朝政有方,对李林甫恩赏日加。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6年江大理少卿徐娇上奏玄宗说:“皇上圣明,天下安定。今年全国犯死罪的仅五十八人,大理寺(司法机构)门可罗雀,无狱可断院内大树上有喜鹊筑巢,这可真是个大吉兆!”于是百官上表称贺,唐玄宗十分高兴,把这归功于任中书令还不到一年的李林甫,加封他晋国公爵位。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又加授李林甫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封邑三百户,这种优厚待遇,在唐代历任宰相中是空前绝后的。

唐玄宗对李林甫宠信日深,平时对他赏赐不断,常常派人给他家送御膳珍馈,四方贡品,以示慰劳。史书记载说,当时从宫廷到李林甫家的路上,送礼的小太监“相望于道”,络绎不绝。长安城东原来薛王的一座旧居,里面林园深幽,亭台楼树,错落有致,十分气派,是长安城内最好的私人宅第,唐玄宗也把它赏赐给了李林甫。

唐玄宗的宠信,进一步巩固了李林甫的地位,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此时的唐玄宗已经经常不上朝理政了,李林甫也不去宰相衙署办公,文武百官,都到他家中的“月堂”请示汇报,听从他的指示,他的家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

02、嫉贤妒能 固宠保位

李林甫的权势欲十分强烈。尽管他此时已恩宠无比,掌握了朝政大权,可是仍不时担心别人夺了他的相位和权力。因此,他嫉贤妒能,千方百计排斥异己,凡是受到唐玄宗器重的人物,他总是设法坻毁,设计陷害。即使是他培植起来的亲信,一旦为唐玄宗所重用,感到对自己构成威胁,他也毫不犹豫地将他除去,李林甫嫉贤妒能是不择手段的。

户部尚书裴宽,很有才识,被唐玄宗所看重。李林甫害怕玄宗会提拔他做宰相,夺了自己的大权,因此对他十分嫉恨,千方百计排挤、陷害他。

一次,刑部尚书裴敦复因平定海盗立了大功,班师回朝后,在奏叙军功时接受一些官员的请托,多报了几个人的名单。裴宽知道后,在上书议事时隐约地提及此事,但没有指名道姓。李林甫身为朝廷宰相,不是着手查处此事,而是把这一消息暗中通报给了裴敦复,以此来挑拨两人的关系。裴敦复听了对裴宽自然不满,便对李林甫说:“不久前裴宽有熟人犯罪,也曾请我帮过忙,现在装得一本正 经,翻脸不认人了。”

李林甫一听心中大喜,乘机煽风点火,对裴敦复说道:“你赶快把裴宽徇私枉法这件事奏报皇上,要先发制人,不要落在他的后面,否则就会被他所害。”

第二天,裴敦复按李林甫的计谋,上书举报裴宽徇私,李林甫则在一边推波助澜,结果裴宽被贬为睢阳太守。可是,不到半年,裴敦复也被贬为淄川太守。原来,他因平海盗之功,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李林甫又起妒心,唆使心腹翻他老帐弹劾,将他排挤出了朝廷,李林甫略施诡计,一箭双雕,排挤了两位对他有威胁的尚书。

韦坚是姜皎的女婿,与李林甫是表亲。起初李林甫想拉他为党羽,引荐他担任了江淮转运使的要职,负责江淮租赋漕粮的转运。后来韦坚因为漕运政绩显著而得宠于唐玄宗,加上他的妹夫忠王李亨又被新立为太子,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他便有了入朝当宰相的意向,一次酒后向李林甫透露了这个意思,李林甫感到韦坚己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便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把他提升为刑部尚书,同时免去了掌管漕运的实职,表面上升了他的官,实际上削夺了他能够取宠玄宗的实职,使韦坚有口难言。以后韦坚完全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与亲近太子的官员一起反对李林甫,结果被李林甫视为死敌,最终将他罢官贬杀。

李适之是唐太宗的曾孙,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牛仙客病死,他取而代之,出任宰相。他既是唐宗族近亲,又常与李林甫政见不一,因此李林甫把他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敌,必欲去之而后快。

李林甫抓住李适之为人直率粗心的弱点,设计陷害他。一天,两人在一起商谈国事,谈到富国之道时,李林甫别有用心地对李适之说道:“华山有金矿,如果 能得以开采,可以富国。”

李适之听了,觉得是个好主意,根本不知道是李林甫在设计陷害自己。第二天,他和李林甫去面见唐玄宗时,便高兴地对玄宗说:"陛下,华山发现有金矿可以命人开采,以充实国库。”

唐玄宗听罢,脸色顿变。原来,根据迷信中的阴阳五行推算,华山是唐玄宗生辰八字的皇命所在,唐玄宗为此亲自撰写了《华岳碑碑文》,文中曾对此事讲得很明白,如果开采华山金矿,就是断了玄宗的“龙脉”。这些,粗心的李适之全然不知,而李林甫却是一清二楚的。

唐玄宗瞪了李适之一眼,转向旁边的李林甫道:“你看这事如何。”

李林甫献媚说:“陛下,臣早就知道华山有金矿了,但华山是陛下的皇命所在,是座圣山,怎么能开山采矿呢?”

唐玄宗听了转怒为喜,说道:"究竟是林甫办事稳妥,考虑问题仔细周全。

转而教训李适之说:“适之考虑间题太鲁莽了,以后要多向林甫学学,办事先与林甫商昼后再作决定。”从此,李适之失去了唐玄宗的信任,不再受到重用。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李林甫是多么的阴险狡猾。

李林甫妒忌、陷害他人时,还往往以关心、帮助别人的伪善而貌出现,玩弄他那“口蜜腹剑”的绝技。

兵部侍郎卢徇,生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天宝元年(公元741年)三月的一天,唐玄宗驾临勤政楼,这时卢徇正好骑马经过楼下,玄宗在楼上看他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很有大将风度,便对他赞不绝口,一直望着他直到看不见为止。这件小事,很快由耳目告知了李林甫,李林甫又担心唐玄宗会重用卢徇,便设计排斥他。

几天后,李林甫派人把卢徇的儿子找来,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对他说:“广交(今广东 广西一带)之地正缺地方长官皇上很看重令尊大人想派他到那里去任职。广、交远离京师,地荒人稀,如不想去的话,赶快向皇上请求,可推托自已有病。”

卢徇听说皇上要派他到广交一带任职,信以为真,吓得赶忙按李林甫的“指点”向唐玄宗上书,说自己最近体弱多病,不堪重任,请求辞去兵部侍郎职务。结果卢徇的请求得到批准,罢去原职,改授为太子詹事,挂个闲职,打发到东都洛阳“养病”去了。

前面提到的严挺之,在开元二十四年就遭李林甫陷害贬为洛州刺史。张九龄死后,唐玄宗追思起那件事,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一点,又怜惜严挺之的才学,准备重新起用他。一天,他对李林甫说道:“严挺之现在不知在何地任职,其实他倒是个人才,可以一用。”

当时严挺之正任绛州刺史。李林甫听唐玄宗这么一说,又害怕他重新重用严挺之,于是马上让人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对他说道:“皇上很器重你哥哥的才识,前不久还提起他。只是现在他在地方为官,不能随意进京面圣,必须想个办法,就说得了风疾(中风),请求皇上准他回京医治,我再慢慢设法安排他面严损之听了,还以为是李林甫对哥哥的关心,对他的“好意”千恩万谢,赶忙去告知哥哥。此时严挺之已被贬到地方上做官多年,也很想能回朝廷任职。他虽然对李林甫不满,但认为现在他与自己已无利害冲突,或许是真的良心发现,关心自己,万万没料到这又是李林甫的一条毒计。

严挺之急忙按李林甫的意思写了请求人京就医的上奏,请李林甫代为转奏。

李林甫拿了他的奏状,对唐玄宗说:“严挺之老了,年迈体弱,近又患了风疾,手脚也不灵便,请求人京就医。陛下宜授他一个闲职让他好好治病。”唐玄宗不知李林甫从中做了手脚,听说严挺之已病成这个样子,为之叹息一番,同意了李林甫的建议,也授他为太子詹事,安排到洛阳养病去了。

李林甫的嫉妒心十分强烈,即使为他卖过命的死党,一旦受到唐玄宗的器重,也毫不留情将他除去。

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很有才学,起初不肯出来做官,唐玄宗爱怜他的才识,授予他御史中丞的官职。因为惧怕李林甫的淫威,杨慎矜投靠了李林甫,并在天宝五年李林甫大兴“太子党”冤狱时不惜为其充当密探。但后来杨慎矜逐渐得到唐玄宗的宠信,不久又升任他为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权势日益显赫。这便使李林甫炉火中烧,决计要设法陷害他。

李林甫拉拢了杨慎矜的表侄王烘,提拔他当了御史中丞。王烘是个利欲熏心的卑鄙小人,趋炎附势,对李林甫的提携,自然是感激涕零。他虽然与杨慎矜是亲戚,但对他事事以长辈自居很是不满。李林甫探悉他两人的关系后,便进一步进行离间,挑起王烘对杨慎矜的怨恨。为了取得扳倒杨慎矜的证据,他向王烘面授机宜,让他暗中监视杨慎矜的行动,诱他上钩。不久,王烘在李林甫的唆使下,诬告杨慎矜是隋宗室后裔,家藏反书,常与“凶人”往来,图谋复辟祖业,还亲口对他说大唐气数将尽。唐玄宗听后大为震怒,下令将杨慎矜收捕人狱。

李林甫为了进一步取得“人证”,又诬告杨慎矜的好友、太府少卿张蠹曾与杨慎矜一起密谋过,将他也拘捕人狱,让心腹酷吏吉温对他进行逼供。吉温秉承他主子的旨意,对张蠹滥施酷刑,严刑拷打,但张蠹却大呼冤枉,矢口否认与杨慎矜有任何密谋,吉温见张蠹鸣冤,不由大怒,令狱吏用木棍夹住张蠹双脚,又将木棍紧缚在柱石之上,然后猛拉张蠹头颈戴的枷锁,把张蠹拉得腰肢欲断,眼鼻流血,昏死过去,但张蠹坚贞不屈,仍是不招。

李林甫没有办法,又让吉温把与杨慎矜有过往来的术士史敬忠捉来,对他威逼利诱。史敬忠受不住吉温的酷刑与恐吓,按他的意思写下了供词,屈认自己曾与杨慎矜兄弟三人一起议论时势,密谋复辟隋室。

李林甫获得了“人证”,十分得意,为了求得“物证”,又派心腹,殿中侍御史卢袨带人去搜查杨慎矜的家。卢袨预先将李林甫模仿杨慎矜笔迹伪造的“反书” 藏于袖中,在搜查时悄悄放在一边,又暗示别人将“反书”搜出。于是“人证”“物证”具获,李林甫如获至宝,立即启奏玄宗。唐玄宗龙颜棠怒,将杨慎矜兄弟三人统统赐死。李林甫又乘机以株连之法除去了异己好几十人。

唐朝有一个制度,宰相往往从功勋卓著的边帅中选拔,即所谓“出将人相”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前期,都是如此。

李林甫担任宰相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消除边帅“人相”对自己的威胁,便向唐玄宗献上一条奸计。他对玄宗说道:“陛下,文臣和贵族子弟,不宜于任边帅,他们生性懦弱,临阵作战往往贪生怕死。不如任用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 他们骠悍勇武,重义轻死,而且这些人出身低微,在朝廷中又无亲党,不会对朝廷构成什么威胁。如能以诚相待,重用他们,必能对陛下感恩戴德,尽忠朝廷效死疆场而无憾。”唐玄宗当然觉察不到他的险恶用心,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对安禄山、史思明之流委以重任,为日后的“安史之乱”种下了祸根。

李林甫此招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将领大多不知书识字,有的甚至连汉语不通,任用他们为边帅,才能再强,战功再大,也不可能人朝担 任宰相,这样,他就可杜绝“边帅人相”,使自己的地位长保无虞。

李林甫在运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排挤、陷害贤能之士的同时,又大批起用那些才能平庸的不学无术之徒,将他们安插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之中。前面已经提到的“目不识书”的牛仙客,经他引荐出任了宰相;早年被张九龄斥责出朝廷的“伏猎侍郎”萧灵,也被他重新引荐入相府任了职。

唐玄宗后期,迷恋千皇帝那荣华富贵的生活,大肆推崇道教。他自己深居禁宫,常与道士一起论道修仙,企图长生不死。身为宰相的李林甫非但不加劝谏 还投其所好,献出自己的一座私宅改为道观。陈希烈无才无德,专以神仙符瑞谄媚唐玄宗,巴结李林甫。李林甫认为这类佞臣易于控制,便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引荐他出任了左宰相(唐朝尚右,李林甫是右宰相)。陈希烈任相期间,对李林甫唯唯诺诺,事事顺从,使朝政大权实际上仍掌握在李林甫一人的手中。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吏部由李林甫心腹苗晋卿等主持,对官员考核选任,新贵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睾,在考试时手握纸笔,愁眉苦脸对着试卷,未能写下一字,结果交了一张白卷,但发榜时居然高中第一名。这种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引起了朝野之士的公愤,但有李林甫一手遮天,照样无事。在李林甫的庇护下,这批奸佞小人把朝廷弄得是乌烟瘴气,朝政更是弊端百出。

李林甫不仅大肆网罗亲随,为其所用,为了对付政敌,他还豢养了一群打手走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温和罗希睾。

吉温原是新丰县一个小小的县丞,生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以心狠手毒、擅长严刑逼供而闻名。早年有人将他引荐给唐玄宗,玄宗看了他的模样说:“此非 善良之辈,我不用他”。以后吉温交结上萧灵,当时李林甫正物色打手走狗,萧灵就把他推荐给李林甫,李林甫见后连连夸他是个人才。吉温见主子如此赏识,感激得连忙表白道:“蒙相爷器重,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只要相爷吩咐,即使是南山白额虎我也敢为您把它缚来。”

罗希睾原来只是个御史台主簿(文书),也以严刑逼供、诬陷害人而出名,李林甫把他收作心腹,提升他为殿中侍御史。吉、罗两人投靠李林甫以后,秉承主子意图,凡是李林甫想要除去某人,他们或捕风捉影,捏造罪名,或刑讯逼供,屈打成招,取得“罪证”,无一能逃脱他们的魔掌。当时人们把他二人称之为“罗钳吉网”。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