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杨万里传文言文阅读(杨万里传原文及翻译)

杨万里跟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为南宋著名诗人之一,然而他在《宋史》中却被列入了《儒林传》,看来历史学家们更把他视为理学家。然而在理学方面,他似乎没有搞出大的成就,反而是在诗学方面有不少名句广为后世所传唱。

元脱脱等撰的《宋史·杨万里传》中谈到了杨的个性:“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看来他的个性得到了宋孝宗的欣赏,但是周必大没给他说好话,所以他未曾得到重用。这段记载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值得仔细推敲。关于杨万里跟周必大之间的关系,在周的一文中已有细聊。

但就算这件事是真的,杨万里依然不向权贵低头,并且对朝廷忠心耿耿:“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杨万里墓园

韩侂胄把持朝纲,天下名士都被他笼络在了麾下,他盖起了一处园林,让杨万里写一篇记。这被他人视作无尚光荣的一件事,没想到杨却完全不吃这一套,他跟来人说:官可以不当,但这篇记我肯定不写。这样的话让韩听后很是生气,于是把杨闲置了15年。但这个韩依然在朝中飞扬跋扈,看到此况,让杨十分地揪心,并担心国家会毁在韩的手里。杨的这种神态让家人很担心,这会影响到他的身体,于是朝中之事都不敢告诉他。但百密一疏,有个远房侄子不了解此况,他突然来到杨万里家,告诉了杨,韩胡乱用兵之事,杨闻此大哭,而后写了一篇绝命书就去世了。

关于杨万里是如何去世的?《宋史》中没有明说,而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诚斋集》中有如下一段话:“当淳熙末,为大蓬,论思陵配飨,不合,去。及韩侂胄用事,召之,卒不至。自次对,迁至学士,闻开禧出师,不食而死。”看来杨万里是绝食而死者,由此可知其性格是何等的刚烈。

杨万里撰《淳熙荐士录》,清乾隆绵州李氏万卷楼刻《函海》本

可是杨万里的诗作却完全没能表现出他的这种性格,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对他的诗风有如下评价:“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夭矫奇崛的结构,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这个特点在他的那个时代却很是难得,南宋时期普遍的诗风受到“西昆体”的影响,文章喜欢大量用典,而杨万里的诗风按照《中国文学史》的说法,却完全与社会风气不同:“杨万里的诗风与北宋王、苏、黄等人多用典故成语、多写人文意象的诗风大异其趣,而与吕本中、曾几的后期诗风则有传承关系,但其活泼的程度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具有很大的独创性。”故而杨万里在他的那个时代,就诗作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面目。

《唐黄御史集》一卷,光绪十年王懿荣天壤阁据景抄宋庆元本重雕本,杨万里序言

杨万里清新的诗作就社会流传广度来说,似乎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最受人喜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来人们把这两首诗视为了杨万里的代表作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被后人引用过无数回,杨万里诗作中与这两句诗能够颉颃者还有《小池》中的后两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杨万里诗作的特色,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专门提到:“以人而论,则有苏李体、……杨诚斋体”,在这句话的下面,严羽还作了一段小注:“其初学半山、后山,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盖其自序如此也。”严羽说根据杨万里的《自序》得知,杨最初学习的是王安石的诗风,后来转为学陈师道,再后来又开始学唐人绝句,杨将各种诗风融于一炉,最终创造了独特的“杨诚斋体”。

《唐黄御史集》一卷,光绪十年王懿荣天壤阁据景抄宋庆元本重雕本,杨万里序言落款儿

对于杨万里诗学上的“三变”,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卷十八中将杨的《自序》作为了对其诗风转变的历史描述:“诚斋始学江西,既而学五字律于后山,学七字绝句于半山,最后学绝句于唐人。”到了清初,黄宗羲还在关注杨万里的这些变化:“昔诚斋自序,始学江西,既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晚乃学唐人绝句,后官荆溪,忽若有悟,遂谢去前学,而后涣然自得。夫诚斋之所以累变者,亦不敢自信之心为之也。”对于杨万里为什么有这些变化,黄认为这是杨没有自信的表现。

我觉得黄宗羲的这个断语值得商榷。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很多关于杨万里的记录,此书的卷十中有如下一段话:“杨诚斋月下传杯诗云:‘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余年十许岁时,侍家君竹谷老人谒诚斋,亲闻诚斋诵此诗,且曰:‘老夫此作,自谓仿佛李太白。’”

静谧

当年罗大经跟着父亲去见杨万里,恰好杨正在家里吟诵自己刚作的一首诗,杨见罗家父子进来,于是拿给他们看,同时很自负地跟罗说:我觉得自己的这首诗恐怕有了李白的影子。因为杨的这几句话是罗大经亲自听见的,所以这段史料的记载当然很详实。即此可见,杨万里其实是把盛唐大诗人的诗作看成了自己追赶的目标。

对于杨万里的这个自我认定,后人也有肯定者,比如刘克庄就在《后村诗话》中说过:“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刘认为陆游的功底像杜甫,而杨万里也有着李白的某些天分。但刘又认为杨万里属于江西诗派的支脉,他在《题诚斋像》中称:“欧阳公屋畔人,吕东莱派外诗。海外咸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而江西诗派则是以杜甫为圭臬,而李、杜诗风差异较大,那么杨万里究竟像谁呢?

拍照期间,天渐渐又阴了下来

虽然杨认为自己是在学李白,而罗大经则认为杨的某些诗句跟杜甫更相似:“杜少陵诗云:‘风含翠篠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杨诚斋诗云:‘绿光风动梦,白碎日翻池。’亦然,上句风中有日,下句日中有风。”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