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全文欣赏(插秧歌杨万里阅读)

古时风花雪夜可有诗,离别相思可有诗,但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也可有诗来。

食人间烟火的诗得有生活的事,得有做事的人,得知道民以食为天,得知道去关心体贴别人,得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杨万里写了一首普通农家去抢时节去插秧的小诗,可以全包括了。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作者:杨万里(宋朝)

杨万里的这首诗题为《插秧歌》,生动的描写了中国古代一户农家,在种田插秧时节,全家一起去农忙的场面,又有生活气息接地气,又生动让人感概。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农民种田插秧,是关系到农作物收成的高低的大事,万万不可错过时机,所以该在农田插秧时,农家的大人小孩,都要一起去农田农忙。

《插秧歌》就生动的展现了农家这样的劳动场面。田夫指农家的成人男子,他在抛往水田里抛秧苖,而农家的妇女来接,而小孩在一边拔预备好的秧苗,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水田里插种秧苗 。

抛秧是在插秧之前,要把秧苗从秧畦拔出来,并且把秧苗捆成小捆的秧苗,然后要抛扔进水稻田里;而插秧是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杨万里做过官,但是对农家生产生活之事仍然了解。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兜鍪”是古时战争用的头盔,“蓑”就是用草或者棕叶制成的可遮阳防雨的蓑衣。“甲”就是用金属或动物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此时不巧正好下雨,“雨从头上湿到胛”,说明雨大。所以虽然穿着如“盔”披“甲”的蓑衣,仍然被雨浇得浑身湿透。天气不好但是插秧时机不能错过,所以仍然要顶风冒雨忙来插秧不停。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昝辛苦”的,农时不可错过是农家冒雨农忙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不停的努力也得到了准确生动展现。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唤渠朝餐歇半霎”,杨万里的诗中是说农妇招呼农夫休息一会,并且如果饿了可以吃点早饭。“朝餐”,真实地写出农家的主人农夫起早出工先做农活,还没有吃饭。而农夫却是“低头折腰只不答”,仍然在忙着插秧的农活。这里,“只不答”,不是因为农夫对农妇的没听见而不回答,而是农夫似乎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好有责任心的农家主心骨!

而实际行动更是见到感概,农夫在用其它话题将农妇支走了。“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农夫的回答,与休息和吃饭完全不是一样的事。农夫同时还告知农妇要照管好家中院舍中养的小雏鸭,防备它们来田里吃嫩秧苗。农夫做为一家之主,尽力尽心之意全在小诗结尾处。而农家的农夫和农妇的农田生产的勤劳、艰苦,也在诗中的朴实自然白描般的对话中。

杨万里写诗,除了他的自然清新又善白描的艺术特点之外,也常见小中见大,细节中见情感的诗意。

《插秧歌》在描写了农家全家在水田中的详细过程时,有农家的辛苦,也有农妇对农夫的关怀,但是更主要的是生动展现了做为一家之主的农夫,尽力又尽心做着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的事和心情。

诗来源于生活,又生动的展示了生活,可以称为有生活的好诗,杨万里做到了!

杨万里写过许多爱国情怀的诗文。如《雪霁晓登金山》诗人在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打败金军的战场上,讴歌又呐喊,很有气势。这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的鞭挞,对主战派人士的歌颂。

他还写出《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有寄托爱国情怀,或者是呼吁抵抗金兵入侵,或者是歌颂抗金将领,或者是讽刺卖国权臣。

他也写过许多有闲来情趣优美的小诗如:《小池》、《舟过安仁》、《宿新市徐公店》。更有著名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当过官也是宋朝的文学家,但是他不以士大夫自居,关注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村农民的生活。

他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还有《歌舞四时词》等。当然还有这首《插秧歌》,都有比较高的文学艺术性和比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样的中国古代诗人,真是值得喜欢和称赞!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