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篆书楷体

1. 请问哪里有小篆版的《诗经》

只有小篆字体的诗经中的一段,而且是别人上传的一张图,想看的话地址在下面(搜狐网的): (这个是个字体包下载,里面有很多种字体)如不想要那么多字体可以到下面这个地址,只有小篆字体的下载:/font/show_3/163.htm 安装时打开控制面板——字体——复制——粘贴进去就可以用。

在使用WORD、写字板时选择字体。简要声明:本人没有下载过这2个字体,但是网址都打开进去看过了。

下载建议:下载完成后记得查下毒再打开,养成良好的下载习惯。

2. 诗经最初所用字体是秦篆吗

大篆,那时只有这种字体,直到战国李斯发明小篆之前,官方记录的字体都是这个.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根据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甲骨文、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大篆作品:《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展现的书法美非常独到,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不用勾挑和牵丝,这让人联想到弘一超然物外的行楷书法。

《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发掘的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中,编号为11的秦墓中发掘出来的。在墓中有陪葬的竹简1155枚(另有80枚残片),内容以法律、行政文书、日常书写为主。此简深埋地下几千年,所载内容未传世,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貌,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许多词汇后人未见。对此简进行词汇研究,可为汉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

3. 《书法诗经》是怎么样的一本书,是谁写的

《书法诗经》是启骧、杨骥川、孟天宇等当代书法名家书写,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集国学典籍与书法范本于一体的宣纸线装书。

是“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之一。 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涵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篇章,邀请书风正统、德学双优的书法家书写经典,假以中国传统韵味的版式设计,宣纸精印,函套封装,奉献给读者融合国学与美学于一身的精美书卷。

本部《书法诗经》共邀三十名书法家参与创作,每位书法家书写一章,用楷书、隶书、魏碑等字体,力求准确、工整、规范、美观。这部国学典籍书法版系列丛书之《书法诗经》的书法家还有孟天宇、杨连福、闫锐敏、卢中南、王延鹏、王正通等书法名家。

创作者名录: 卢中南 王正通 王延鹏 杨连福 任怀珠 孟天宇 阎锐敏 杨骥川丁永康 邵吉洪 刘金彪 苏泽立 李石文 陶建华 梁照新 史小波 李洪海 邓迎华 梁家驫 冯立冬 吴玉生 宋治亮 张树良 陈士众 刘俊京 爱新觉罗·启骧 段国强 王新民 邓国庆 杨开金 路世明。

4. 书法字体有篆书还有哪些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

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

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 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

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

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

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

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

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

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

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

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

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

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

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

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

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

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

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

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

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

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

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

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

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回答者: 冰晶809 – 助理 二级 4-22 18:31 【各种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於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划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

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於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

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於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

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

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3: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

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

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简帛墨迹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

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

5. 百科说魏国三体石经以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雕刻而成,请问古文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他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三体石经》的古文,应和《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来源相同,但字形偶有不同,当是古书抄写中讹误所致。北魏江式在《论书表》中称,《三体石经》“较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说明石经的古文字法与书法,已经异于汉朝所传的古文。《说文解字》中录写的古文,与发掘出土的战国文字如长沙缯书、侯马盟书、长沙简策、中山国铜器铭文均不同,古文字学家张政烺说:“许慎所谓古文大约就是邹鲁(也许还有齐)儒生习用的文字。”

《三体石经》上书刻的古文,许多笔画“头粗尾细”,并且呈弯曲状,像蝌蚪之形,但魏国古文的笔画不是全部类似蝌蚪形,比如横和竖,两端尖锐,中间粗,似柳叶状,这是笔画形态的特点。古文的结构特点,和秦篆比较,有的繁化,有的简省。这些写法与《三体石经》上的小篆异形,正说明古文是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遗绪。曹魏时期,兼通儒学的书法家对古文的重视甚于小篆,所以三体中首列古文。在汉代,研究古文是为了读通古文经,因此精通古文的书法家同时是文字学家。曹魏时期,尽管新书体时髦,但没能动摇古文书法的地位。[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