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怎么体现中和之美

1. 古典诗词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

温柔敦厚地师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沐浴小小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2.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地师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沐浴小小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3.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讲“中和之美”,首先得从“中和”这一范畴说起。

“中和”,由“中”、“和”两字组成词组,“中”,《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l,上下通也。”段玉裁《注》日:“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

《中庸》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中”这一范畴时说:“此须自心体认出来。

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日,何为天理?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日,天理何以谓之中?日,无所偏倚。

“陆象山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可见“中”之涵义,是与两端相对而言的。

从道德上说,“中”,就是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之正道;从方法上说,“中”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状态;从行为上说则是合理、合宜、恰如其分。总之,“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标准。

“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和”,相应也。《广雅》日:“和,谐也”。

《辞源》中解释“和”有和顺、和谐之意。“和”这一范畴早在西周末年就已出现。

据《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把“和”与“同”加以区分。

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后来齐国的晏婴又进一步对“和”之涵义加以解释,据《左传》召公二十年记载:“公日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日‘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由此看来,“和”与“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是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事物不会得到质的飞跃,而“和”则是强调不同事物的有机组合与统一,与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及不同事物的简单拼合是有很大分别的。因为它是在保证各样事物同步发展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不会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

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之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讲:“孔子的整个美学就是强调‘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尚义,所以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和则固无乖戾之心,只以无乖戾之心为和,恐亦未尽。

若无中正之气,专以无乖戾为心,亦与阿比之意相邻……中正而无乖戾,然后为和。”固实际上,孔子判定入的德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于“和”的标准。

老子也讲“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音声相和”,都是讲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达到和谐的程度。这与儒家所讲之“和”有所不同。

在这里,老子所讲之“和”应该有四层含义:“和”,和谐,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其二,“和”,调和,不同的因素协调、和解,用之维系着事物从内到外的有序运转:其三,“和”,则是此后本文将要涉及的“中和”之说,正是强调“适度”、“中节”,也是讲求“以他平他”的制衡功效;四,便是“和合”之意,即:“天人合一”、“阴阳有序”之意,是矛盾双方此消彼长的变异,是矛盾双方运动转化的目标与归宿,既相反又相成,既相竞亦相用的结果,是矛盾双方合而归一的新的结果。 在先秦典籍中,“中”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处、符合一定的标准;三是指人心、内心,泛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而“和”,也有着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中的平衡,二是差异中的协调,三是纷繁中的有序,四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中”与“和”是密切关联的。

“尚中贵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其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用中”、“执两”来达到和谐之目的。这样看来,可以把“中”当做手段与方法,“和”则为目的,也是衡量“中”之标准所在。

“中”、“和”二字的内涵源远流长,但二者首次结合却是在《中庸》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着,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思想,是针对人的情感来说的,喜怒哀乐未表现于外就是“中”,将感情抒发而符合一定的礼数,就称之为“和”,假如能够保持住“中和”的态势,则会社会秩序井然,万事万物得以兴旺发展。从抒发感情的角度来说,儒家所倡导的“中和”观反对极其极端的情绪,而是更为提倡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感情抒发。

道家之中和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应自然之发展,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讲“中和”,是“中庸”的一个分支范畴。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以“仁义”之心去爱人,“推己及人”以成“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总的目标;而“礼”,则是儒家规范各种思想、行为的手段。作为儒家学术的核心,“仁”包容了众多道。

4. 怎样理解《诗经》体现了中国人的诗性

到灿烂的中华文化,说到中国的艺术,人们不得不想到诗歌。

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个名族,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性、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而诗歌,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诗歌的陪伴下长大的,我们开始学背书便是从背诗开始,孩提时,我们背唐诗;稍大一点了,我们便背《诗经》,背宋词,背《楚辞》、《离骚》……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背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从“天街小雨润如酥”背到“无边落木萧萧下”;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背“杨柳岸晓风残月”;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不管理不理解,先背下来,以后的日子里,漫漫人生路上再慢慢体会,细细品味,品读诗里的春夏秋冬,体会词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愁……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常用“诗性民族”来形容中华民族,说中华文化是“泛美文化”。

虽然我们对这些习而不察、用而不知,但这些评断确已形成,自有它的依据,并非凭空产生。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首先是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从“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再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诗的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提诗,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次,是因为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

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不管是水面上的渔歌互答,还是林樾中的樵夫高歌;是山坡上采茶女的放声清歌,还是草地上牧童的低吟浅唱,他们所唱的,所歌的都是诗。

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们都会从中体悟到另外一种境界。

这些优秀的诗歌往往触及到人们的心灵深处,使我们的情感为之震颤,精神为之提升,思想为之开阔。这样的好诗,我们百读不厌,每次读诗都会获得新的感悟,我们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

第三,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

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

第四,古代中国,无论是自发的艺术创作,还是自觉的艺术理论,都没有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也没有使艺术沦为科学或体育。在雕塑、绘画、书法、小说、戏曲,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中国人一开始就懂得如何“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懂得如何孕育自己的情感,不去追求时空的真实幻觉;懂得如何利用程式化的规则和虚拟化的手段将舞台和道具都变成表演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人不追求简单的对称和机械的构图,而是懂得如何处理阴阳、动静、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精神境界。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

中国没有“掷铁饼者”,没有《圣经》,没有《哈姆雷特》,没有凡尔赛宫……但中国有《诗经》,有《离骚》,有《红楼梦》,有紫禁城,有苏州园林……我们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谁更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更在乎天人合一,谁更懂得和谐美。中国的文章里有诗,小说里有诗,戏里有诗,歌里有诗,画里也有诗;就连园林的山石上,亭子的匾额上,高墙、院门上都是诗。

中国古代的士大。

5. 哪些作品中体现了中国的”中和之美”

中和是儒家对于礼和乐提出来的要求,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论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作为对文艺创作的尺度,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抒发感情而又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主体(艺术家的情意)与客体(物境、情境)的各种关系。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契合而成的意境。

1《红楼梦》的中和之美

《红楼梦》中和之美的形成:曹雪芹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图解人生种种的困惑,领悟了“好”便是“了”,中和之美得以浑然一体的形成。

《红楼梦》对中和之美传统的发展:《红楼梦》的中和之美,不是简单的“允执其中”,而是突破了中和之美传统的审美原则“德和”的局限,是高度和谐的艺术结晶。首先,《红楼梦》突破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中和聚焦点。化为以超脱的心态淡视一切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美丑灵肉,去冲淡人事的繁华形色。其次,曹雪芹已充分注意到文艺作品的公众性。汲取了古往今来的流派纷呈的文化精华和艺术形式、技巧,并极其精妙地中和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再次,中国小说传统的悲剧形式是“准悲剧”。《红楼梦》的大悲剧,已略倾斜于近现代西方个体人格在对立的悲剧冲突后走向精神和肉体的危机乃至毁灭。《红楼梦》的解脱则是“觉自己之苦痛”后领悟人生的真谛。

中和之美在《红楼梦》中的表现:中和之美的主题歌——《好了歌》;生命圆融的中和之美——将“淡化人事,淡泊人生”升华到“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人生历程的中和之美——出世、发展与挣扎、终结绝与升华。揭示了人生历程趋向死亡的必然性与潜存的人心路程原动力之一——死不是外在的,死也不只是生活的表层现象,它是人的生理、心理乃至整个生命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人的生命鹄的”;典型人物的中和之美——贾宝玉性格丰满性,和谐地凝聚成一个主体,富贵滋养着宝玉,而宝玉却能富贵着而又颓废,颓废着而又能不俗恶,于是“中和”着美了起来。(1)他不好为应举读书,但又羡慕封建时代高人雅士流连风月、纵情诗酒那样的风流倜傥。(2)不太注重等级和名分,但又保持主奴界限。(3)比较尊重女性,但又采用多重标准。(4)追求浪漫爱情,又缺乏婚姻责任的意识。

《红楼梦》中和之美的局限:不屑于创造人生、创造世界;感性的、模糊的方式,尚未达到清晰的、明确的认知;高鹗的续书,家道中兴的喜庆结局。

2中和之美—张齐岩书法作品展现场及作品海量图片

去网上搜他的关键字会出来很多他的作品。可能会对你的提问有帮助。

书法中“中和之美”崇尚的是平和、淡泊、不愠不火的境界,凡是剑拔弩张、刻厉劲燥的表现,都被视为不入上乘之流的。因此,在书法创作与鉴赏中,“外柔内刚”便是一条较高的标准。外形要秀美自然,贵温和恬淡;骨子里却要刚劲着力,入木三分。柔与刚这对矛盾关系是不能倒置的,如果外形表现得很“刚”而骨子里很“柔”,那就适得其反了。因此,“外柔内刚”的支撑点在于骨力之“刚”,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6. 诗经中是如何称赞美人的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速猓?/p>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明月总是能勾起人无限情思,月光皎皎之下,思念所爱之人,浪漫中带着凄清。

诗中“僚”、“窈纠”、“?恕薄?傲恰薄?柏采堋钡却市稳菟?抵?耍?篮枚??恕S谩扒摹薄???”、“惨”等词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两相对照,美人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忧郁惆怅之情何以复加。《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古往今来都找不到用如此纯朴率真的爱情诗歌了,“婉如清扬”真可谓传神点睛,专写美目,却足令其他俗词相形见拙!是在那样一个春光明媚的仲春之日,两人邂逅,彼此欢喜。

何谓“清扬”也?是心中所有喷涌的情愫,汇聚于晶状体上的一点光亮。《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尽管每个时代的审美观会不同,但这首诗中所体现的那种美,跨越两千多年,大部分仍是审美的观念之一。手如柔荑谁不爱?肤如凝脂谁不爱?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谁不爱?不然今天那么多妹子去箍牙干嘛。

有一双秋波流转、灵采闪烁的眼睛谁不爱?不然干嘛要戴美瞳?至于古代的以胖为美,以高大壮硕为美,其实人家身体胖,不代表五宫就差。《唐书·杨贵妃传》:“明皇登沉香亭,召杨妃,妃被酒新起,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

明皇笑曰:“此真海棠睡未足耶?”所以,我们不要被时代局限审美。胖有胖的好处,所谓“侍儿扶起娇无力”;“瘦有瘦的好处,所谓“楚腰纤细掌中轻”。

《诗经?6?郑风?6?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我们这一生,或许在地铁上,或许在火车、高铁、飞机、公车、大巴,曾经或以后都一定会遇到一位心仪的女子。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想象力腾跃一点,除了说她漂亮,说她美,能不能有个很美好的比喻?又能不能准确的形容出她的气质、容貌、乃至整体形象。诗人说“颜如舜华”,跟他同坐一车的姑娘,容颜如木槿花一样美丽娇艳。

通过形貌、声音、神态、内涵等刻画出一个生动的美女形象,有别于诗经中其他情诗,它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挺大,后世很多文人,动不动就用“舜华”来形容美女。《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聊可与娱。《国风·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同款公号:古风爱好者(agufeng1314)。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