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学派的(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商汤后裔,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六经,并将这六艺教普通百姓的第一人。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某一学派的学者。

孔子最高理想是“大同”世界,在大同世界里,人们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

墨子

墨子(前476-390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和儒家哲学的观念根本不同。儒家“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而墨家则专注其“功利”。墨家的功利,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对国家人民有利,方有价值。使人民富庶的事务,皆为有用,否则皆为无益或有害。因此墨家反对奢侈,崇尚节俭。从墨家极端的功利主义观点来看,人有许多情感,皆为无用,且亦无意义,需压制。人们应放弃一切目前的享受,来达到长远的目的。

墨子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认为国家人民之大害,在于人民之间永无宁息的互相争斗,而争斗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不相爱。“兼爱”主张人们之间的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的大爱“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一切政治经济制度,都是为民设,而不是为贵族设。政治上的最高位者,必须是大德大贤之人,所谓天子,必圣人乃可为之,故尧舜禅让,是理想的政治制度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应实行仁政、王道。“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 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这就是“王道”。实行王道就要求有:一是最清明的社会政治;二是比较完善的伦理道德。王道的对立面即霸道,孟子反对霸道,即以武力,刑罚,权势统治天下。孟子也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在价值观方面,孟子强调舍身取义,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

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为“老庄”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德”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就是“道”。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而是自然如此。道非具体事物,故难以指具体事务或形容具体事务。“道”是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德”是一具体事物所以生之原理

老子认为宇宙间事务的变化,于其中可以发现其规律,称为“常”。若人不知宇宙间事物变化之规律,而任意作为,则必有不利的结果。事务变化的最大规律是,若一事务发达到极点,则必然走向反面

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

老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会通过种种方法满足欲望。但满足欲望的方法使用越多,越不能满足,人也会受其害。与其这样,不如寡欲,即降低欲望。为达到寡欲,老子也反对知识(一)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欲望对象,(二)知识会使人不知足,(三)知识会让人去努力去满足欲望而不知停止。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人,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的思想。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是人所共有的,德是个人所自得。

庄子认为凡物皆有道,而各得其德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就是,不需外求

庄子主张人与物应有绝对的自由故认为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对于生死,只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已,没有什么不好。

庄子认为宇宙间的事物,不论你怎么藏,都有失去的可能。但因为这个事物本身在宇宙之中,又不可能失去。因此人如能和宇宙合一宇宙无始终,我亦无始终,宇宙能永久,我亦能永久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无时不是在变化的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赵国人,孔孟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

孔子认为的天是主宰之天,孟子有时认为是主宰之天,有时是运命之天,有时是义理之天,荀子认为的天是自然之天,即不被我们所左右的自然界,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韩非子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韩国王族,韩釐王之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儒墨老庄等各家的政治思想,虽不相同,但都是从人民的角度,以论政治法家则是从君主或国家的角度,以论政治

法家有三派,重势,重术,重法重势是主张国君需要有威势,方能驱使臣下。重术是主张君主要有驾驭臣下的技艺。重法是主张有完善的臣下遵守的法令。韩非子集这三派之大成,主张“势术法”三者结合,不可偏废。

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后来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非把臣、子、妻对君、父、夫的从属关系作了肯定,并把三者的顺逆看成是天下治乱的“常道”。这就有了三“纲”的基本内容。加上韩非的“法”“术”“势”的政治主张,便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

韩非子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要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照搬老一套是不行的。

法家最注重法律在国家中的作用,“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乃能“大治”。这是法家的最高理想,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从未实现。

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天下之人,皆自私自利,因此赏罚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备注:先秦时代的先贤,每个人的思想理论都可以写成N多本书,本文只是简单的科普类文章,了解这些先贤的基本思想,见谅)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