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歇后语,挑几句提前收藏!

很火的歇后语,挑几句提前收藏!

1、 【儿女亲,辈辈亲,打断胳膊连着筋】释义:儿女亲家,世代相亲,拆分不开。例句:“老人古语说得好,儿女亲,辈辈亲,打断胳膊连着筋,你说是不是?”

2、 【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3、 【心去意难留】(谚)指当人决意要离开时,就不必勉强挽留,因为即使能留住他这人,也留不住他的心。 也作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 心去最难留,留下结冤仇。

4、 妈妈让我做一道奥林匹克数学题,可我怎么也做不出来,就顺口说:“唉!这道题怎么像打了个死结似的。”(浙江·桐乡)

5、 【 抓住手腕子】做坏事当场被抓住。浩然《艳阳天》:“这就 是赃证啊?那绳子是我打草丢的,你说我往外运粮食,你为 什么没抓住我的手腕子?”

6、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子】(歇)掸子:一种除尘工具,常用鸡毛绑在小竹棍上做成。掸:谐“胆”。惊叹或指责人胆子太大。

7、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谚)八字衙门:旧时官署衙门的门墙呈八字形。旧时进衙门打官司全凭花钱,没钱即使再有理也打不赢官司。指过去的衙门是只认钱不认理的。 也作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进不来。 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是白来。

8、 爸爸买了很多苹果,准备分给叔叔一点儿,就叫妈妈到邻居家去借秤。妈妈去了很久没有回来,爸爸恼火地对我说:“快去叫你妈回来,怎么搞的,莫不是在‘抱窝’?”(湖南·道县)

9、 【没包弹】(惯)包弹:批评,指责。 指没有缺点,无可挑剔。

10、 摆渡不成翻了舟一两头耽误

11、 【马瘦毛长,人拙理短】(谚)马瘦了,毛就显得长;人笨拙,有理讲不出或做事不圆到,就显得理亏。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而是嘴笨或处事不当。

1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释义: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万夫莫开”又作“万人难敌”。例句:这个岩洞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即使敌人发现了白大姐藏在洞内,她有短枪,敌人也是干瞪眼没得办法。

13、 灯草搓绳绑野马——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14、 【拿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15、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龙门】相传为大禹所凿。河水险急, 鱼不能上溯,能上溯则为龙。比喻有了某种资格,就提高了 身价。《北京日报》(1982,3,28):“联想到近来戏曲界一些 拜师收徒的事,这当然是好的。但要真教、真学才好。如果 拜了师,行了礼,什么也没学到,只图虚名,又有什么必要 呢?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它。”

16、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急着出去买菜。她没走前门,抄近路走堆了许多垃圾的后门,结果黑暗中摔伤了腿。外婆说:“宁绕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安徽·界首)

17、 【百样通,不如一样精】(谚)指在技艺上样样都会,不如有一样是精到的。 也作“宁要一艺精,不要百艺通”。

18、 【兵骄者败,欺敌者亡】(谚)欺敌:轻敌。打了胜仗就骄傲的军队,不把敌方放在眼里的军队,必定要败亡。指骄兵和轻敌是兵家大忌。

19、 【描不成,画不就】(惯)形容容貌美丽非凡,难以描绘。

20、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21、 【喇叭是铜锅是铁】(谚)喇叭是铜打造的,饭锅是铁铸成的,喇叭和饭锅不是一路货。比喻人和人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项。

22、 【纺丝吊面——布里儿】(歇)吊面:用丝绸做衣裳的面。布里:用棉布做衣裳的里,谐“不理”。指不予理睬。

23、 【元】“元”,这里特指货币单位。我国货币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由于货币的质地和形状不同,计量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用“元”做货币的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当时欧美最流行的“银圆”开始传人中国。因广泛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币上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由于它的质地为银,形状为圆形,因此叫“银圆”。一枚就称为一圆。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借用同音字“元”来代替“圆”。此后,尽管又使用过多种货币,但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下来。以“元”作为货币单位,世界多数国家使用,如“美元”、“欧元”,我国的人民币也是以“元”为单位。

24、 菜地里围篱笆——没有不透风的墙

25、 【拉偏架】(惯)指劝架或解决闹矛盾时偏袒一方。

26、 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娘家直哭。王大妈心疼地抹眼泪:“唉,正月的宝,三月的草;儿在娘家是块宝,在婆家就成了草啊!”王大伯见状,不满地说:“到山砍柴,见河脱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哭什么!”(甘肃·岷县)

27、 我帮妈妈往家里抬肥料,不一会儿,就累得我直喘。妈妈说:“歇一会儿再抬吧,力气是奴才,去了还会再回来。”(湖北·丹江口)

28、 【针无两头利】(谚)针不能两头都是有锋芒的。比喻同时把两件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也作“针没两头快”。

29、 【桥归桥,路归路】(惯)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也作“桥是桥,路是路”。

30、 从肚脐眼里打电话——心肺之言

31、 吃米不记种田人——忘本

32、 【龙王】“龙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话人物。俗语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凡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还是渊潭泉井,都住有龙王。那么,龙王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民间,还有一个关于龙王爷来历的传说:唐朝初年,在安徽省颍上县百社村,有一个名叫张路新的人,娶妻张氏生了九个儿子。传说他曾在河南南阳做过照灵侯,后来丢官回乡,经常去“焦氏台”河边垂钓。有一天,就在他钓鱼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宫殿。他好奇地走进宫殿,竟成了龙王。后来,他每天一早就到龙宫去“上班”,天黑才回家。他的妻子发现他每次回来,身体总是凉冰冰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张路斯回答说:“我现在已经是龙王了。外地有一个叫郑祥的人,也说他是龙王,要和我争夺地盘,我们约好明天进行决战,谁要是胜了,这地盘就归谁管,谁就是龙王。你今晚就告诉九个儿子,叫他们明天去为我助战。一定要记住,头上扎红巾的是我,头上扎青巾的那个是郑祥,千万不要认错了标记。”张路新的九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吩咐,第二天一早,就带上弓箭为父助战。他们用弓箭朝扎青巾的人猛射,郑祥中箭负伤后逃走,不久便在合肥的西山上死掉了。张路斯从此就成为真正的龙王。这是民间传说,寓意神通广大的龙王,竟也出身于普通百姓。

33、 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各有所长

34、 【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喻全体和局部的关系。刘绍棠《鹧 鸪天》:“我工作上也不是没有缺点,可是也不该十根手指只 抓一个小手指头。”

35、 【没喝过墨水没念过书,没有文化】成语:胸无点墨。姚 雪垠《李自成》:“我自幼没喝过墨汁儿,拙口笨舌,说不好什 么话。”

36、 布袋里装牛角——内中有弯

37、 【 —撒缰绳,马失前蹄】失去控制,出现问题。《北京日报》 (1985,1,17):“有些同志尽管口头上承认培养接班人的重 要性,但实际上还缺乏紧迫感,总觉得马上的年轻干部太 嫩,惟恐自己一撒缰绳,马失前蹄。”

38、 【娃子不哭奶不胀】小孩没哭,无须喂奶;奶不胀,无须挤。 指没有发生什么麻烦,暂时消停。清代《儒林外史》:“我这 里‘娃子不哭奶不胀’,为什么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门 口哭?”

39、 【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粪缸。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名声坏。比喻越闹腾名声越坏。

40、 【走着进来,躺着出去】(惯)活着进来,死了出去。指无法逃脱,必死无疑。

41、 爷爷早已退休了。前不久,不知怎么,单位把他的档案弄丢了,要爷爷重新填写履历表。爷爷说:“我今年七十多岁了,还填什么表,真是‘重上摇篮倒做周(生日)’。”(安徽·无为)

42、 玻璃上绣花——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43、 【 拿金子换银子】谓以好的换差的,不上算。类似的:金瓜 换银瓜,越换越差。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大山冷冷 地说道:‘用不着,这是拿金子换银子’。”

44、 树倒猢狲散——跑的跑,溜的溜,彻底垮台

45、 【 撒手不由人】放手就无法控制。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这是撒手不由人的事,本来初次见面,怎能把你锁在这里, 放你走了,说不定你就不再来。”

46、 背脊骨吃人参——后(候)补

47、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谚)指关键时刻落后了一步,就会步步落后,陷入困境。

48、 我拿着单元测验的成绩单,请爸爸签字。爸爸看了看我的成绩,第一单元100分,第二单元94分,第三单元89分……他不由得皱起眉头,不满意地说:“你这成绩,就好像股市行情一样,高开低走。”(四川·自贡)

49、 下了架的孔雀——不如鸡

50、 【清明节插柳】我国有清明节插柳的风俗,特别是江南,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就来源于清明插柳活动。现在看来是个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好习惯。据说,清明节插柳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正宫马娘娘有关。有一年清明节,马娘娘身穿便装出城游玩。可乡下路窄,不能过车,她只得下车步行。不知底细的人见了都拍手高叫:“大家快看,好大的一双脚。”马娘娘听见后十分生气,叫人记住这个村名转身就走。忽听得有人哭着走来,马娘娘一看,原来是个老太婆,老太婆那双脚,比自己的还大。马娘娘问其原委,原来是人们讥骂她生有一双大脚。马娘娘听后,产生了怜悯之情,便说:“那些无知村民,回头都得杀掉,你可例外,快回去在你家门前插上两枝柳。” 原来那老太婆是村里“智多星”装扮的,他见村民奚落马娘娘,知道闯了大祸,便改装前往打探虚实。结果不出所料,他赶忙回到村里,通知各家都要在门前插上柳条。马娘娘回宫后,立即派兵将那个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打算将门前无柳的人家全部杀掉。可官兵进村,看见家家门前都插上了柳条,只好作罢。第二年清明,大伙放心不下,怕马娘娘又来郊游踏青,便又全都插上了柳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

51、 沙锅里煮驴头——脑袋瓜早软了,嘴巴骨还挺硬

52、 晚饭后,妈妈对爸爸说:“你单位工资低,不会再干点别的事情?”爸爸说:“夜里寻思千条路,天明还得卖豆腐。”(河南·鲁山)

53、 草地上的蘑菇——独根独苗

54、 【美食不如美器】(谚)宴请宾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观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观十分重要。

55、 【狼心兔子胆】(惯)比喻心肠狠毒,胆子却很小。

56、 【塔尖上亮相——高姿态】(歇)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为突出角色精神状态而做的塑像式姿势。本指在高处摆出某种姿势,转指人在处理问题时站得高,态度宽容。

57、 黄鼠狼拉骆驼——不识大体

58、 【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释义:比喻缺少谁也无关紧要,事情照样进行。例句:他不同意,地球就不转了?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要按他的意思,“地下革新组”根本平不了反,我和袁师傅这辈子别想再翻身。我看,只要大伙要求上新产品,他一个人挡不住!

59、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谚)比喻经常处在某种环境中,难免会受到影响或某种麻烦。 也作“久在江边站,没有不湿的鞋”。

60、 【鸡不啼,狗不叫】(惯)形容没有生机或没有动静。

61、 【土地庙里长草——荒神】(歇)土地庙:供奉土地神的小庙。荒:荒芜,谐“慌”。神:本指神灵,转指心神。形容人心慌意乱。

62、 【过河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歇)卒子:象棋棋子之一,过河后,按规则能向前或横着走一步,但不能退。指某事只能继续做下去,不能退缩走回头路。 也作过河的卒子——只能进,无法退。 过河的卒子——没法退。

63、 【心急绣不出好花】(谚)指从容耐心才能把细活做好。

64、 【打春】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据传,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员来到郊外,聚集乡民,设上供桌,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出现了打纸牛,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纸牛叫春牛,仍旧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纸牛,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后来,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鞭打纸牛,觉得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不得职田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来年他把迎春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立春时刻到来时,他迎天扯了个大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来,在上年写的《春牛榜子》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儿开始,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虽然现在不再举行迎春仪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65、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语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的为人处世的消极态度。此语出自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语诞生以来,流传甚广。要说对此语有独到见解的,还是非鲁迅莫属:这乃是“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对于压迫者来说,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义:“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人瓦上霜’了。”

66、 【拔出萝卜带出泥】释义:比喻事情办得不利落,不圆满,或引起了别的麻烦。例句:“你快点去看看吧。”老七伯大喊,“可不能把这事办砸了,不能离谱,咱们和他们的事。得论个清楚是非,可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呵!”

67、 【打破饭碗】(惯)比喻失业。

68、 【东门不开西门开】这儿不通那儿通,总会有出路。《法制 文萃报》(1999,6,14):“(危机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 都会有。但有一条:东门不开西门开。”

69、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释义:形容弱小的被压迫者有打败强大的压迫者的坚强决心。例句:我记得在战国时代,楚国被秦国灭掉之后,当时流行着这样两句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一个历史教训。因此宋代诗人陆放翁才有“楚虽三户能亡秦”的惊人之笔。

70、 【惊开六叶连肝肺,唬坏三魂七魄心】(惯)形容极其害怕、震惊。

71、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谚)人种地肯实实在在出力,土地自然就会多产粮,让人吃饱饭。指种地要勤劳,就能获得丰收。

72、 【丈夫】“丈夫”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是用来称成年男子的。《谷梁传·文公二十年》日:“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说文》在“夫”下释“丈夫”,谓“周朝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日丈夫。”古时称男性为“丈夫”,有时还有气度不凡的意思,犹言“大丈夫”。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至于“丈夫”转义成为女子配偶之称,则源于我国一些部落的抢婚陋习。在这些部落里,女子选择夫婿,以一定的高度为主要条件,一般以身高一丈(那时一丈相当于今天七尺)为标准。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据此,女子称其所嫁男子为“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部落融合,“丈夫”这一称谓相沿至今,而“抢婚”则变成了有的少数民族的嬉闹婚俗。

73、 【若说钱,便无缘】(谚)如果提起借钱,再好再亲的关系都会冲淡,甚而至于决裂。指钱财是很敏感的东西,它关涉人情冷暖。 也作提起钱,便无缘。 说着钱,便无缘。

74、 【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差着一帽头子】(歇)险道神:即险道神将,旧时出殡时纸糊的开路神。险道神身长,制作时,踩在小板凳上还够不着头部。指相差一大截。 也作“踩着板凳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儿”。

75、 笤帚当扫把——混上去了

76、 【一竿子插到底】释义:比喻说话或做事一直贯彻到底。“插”又作“扎”、“捅”、“撑”。例句:不论大小事,一言既出,便唯恐落空,要一竿子插到底,必求落实。

77、 豆芽长得一房高一一还是个小菜

78、 鱼飞天空马长角——怪得出奇

79、 【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别称,此称从来没有外传或扩大地域,是江西人的“专利”。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表”呢?传说朱元璋同元军作战,被打得大败,而且身负重伤逃到江西康山地方,当地贫苦乡民知道他是反对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伤供食,使朱元璋的伤口很快治愈。当要离别乡亲时,他非常感激,老乡们好像未卜先知地对他说:“你要是将来当了皇帝,恐怕就不认得我们平民了!”朱元璋连忙回答说:“不会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们只管来找我。”老乡们说:“皇宫大院的,我们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们平民又哪里进得去?说说高兴高兴算了。”朱元璋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就说是我朱元璋表亲来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带发生了旱灾,尤以江西为重。广大农民每年还是分夏秋两季向朝廷交纳赋税,并要按丁服“徭役”。贫苦乡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乡民来到朝廷后,自称是朱元璋的老表,获准进了皇宫大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见了他们,并详细地听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结果.在这一年,朱元璋下令减免了他们的税收。从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词。外人不知道就里,还以为“老表”是笑话江西人土气呢。

80、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81、 一根竹子撑不起一幢竹楼,千根竹子能够搭起通天云梯;一滴水珠掀不起一个浪头,千万滴水珠能够汇成滔天洪流。

82、 我做事,常常是事没办成反倒惹出麻烦来。妈妈批评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还甩了一窗台子。”(河北·藁城)

83、 【袖扣】西服的袖口上各缀有一排扣子,看似没有实际用处,纯属装饰。其实不然,它的来历是大有作用的。在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视部队的军容。但由于士兵们常常用袖子擦脸,甚至擦鼻涕,制服的袖子往往很脏。于是,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袖口上钉上金属扣子,来改变士兵用袖子当手巾擦脸的习惯。命令发出后,整个部队的仪表果然变得整洁多了。没想到这样一来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仅改变了部队士兵的不良习惯,还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潇洒。从此,这种服装很快流行开来。

84、 【乡下狮子乡下跳】(谚)乡间的社火赛会舞狮子,也就只限于在乡间。指低俗的技艺,不可在高雅的场地表演。也指低层次的人物,不能冒充到高层次中。 也作乡里狮子乡里舞。 乡下狮子乡下调。 乡里狮子乡里滚。

85、 【漏船偏遇顶头风】见“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86、 【惹乱子】(惯)指引起麻烦。

87、 【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惯)子丑寅卯:地支的前四位,比喻各种事情。指什么话也问不出来或什么答案也得不到。

88、 【解铃还得系铃人】据《指月录》记载,法眼和尚提出一个 问题:虎颈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有个泰钦和尚说,挂铃的 人能解下来。借指出了事情,应由当事人自己去解决。成 语:解铃系铃。钱钟书《围城》:“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明天去找他。”

89、 【弹指】比喻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一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l罗预是204分钟;20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20念为一瞬,一念就应该是0.018秒。这样算来,一昼夜就是一万多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真有沧海桑田之感觉。

90、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义: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简称,指破坏修行的恶魔。原是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后用来比喻一种力量超过另一种力量。例句:哼,你别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骗不过咱们丁主任的眼睛。

91、 有一天,妈妈要出去吃席。这时,外面还刮着大风,很冷。妈妈说:“八里地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凉水。在家吃吧!”(河北·廊坊)

92、 【有恩不报非君子】释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意谓得到了别人的好处,一定要报答。例句:“有恩不报非君子,我‘雷神爷’走遍天涯海角,他忘不了你这个女中豪杰!”

93、 【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变】(谚)指农历的七、八月间,暑气未退,秋凉开始,人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天气忽冷忽热,变化不定。

94、 【少饮不济事,多饮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谚)酒饮得少了不顶事;饮得多了,不是坏事,就是生事。指饮酒害多益少,劝人应戒酒。

95、 南瓜花炒鸡蛋——对色的货(即“一路货色”)

96、 【兵无粮自散】(谚)兵:指军队。 军队要是断绝了粮草,自然就会解体。指粮草是行军用兵的生命线,缺粮断草就意味着不战自败。

97、 【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惯)形容人无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气。 比石头人多一口气。

98、 一次,我上房顶取东西,看见外面电视天线密密麻麻,比在地上看多得多。进屋后,我给妈妈一学,谁知妈妈没好气地说:“喝了六载的墨水,连登高望远都不懂?真是的!”(河北·蔚县)

99、 芙蓉开花——慢慢红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