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禅语_佛家禅语_堆糖句子网

佛家经典禅语_佛家禅语_句子迷网

1、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摆脱速成心理,戒除急躁。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梳理情绪,掌控情绪。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要了解每一种情绪的来龙去脉,然后将它们分门别类,这样才能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二、收敛自己的心,不要四处贪求,为了得不到的东西烦恼。三、专注眼前。别想太多,试着用心留意此时此刻的呼吸,顺着它的节奏,让杂念在一呼一吸间逐渐沉淀。四、明确最根本的目标,制订计划,细分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循序渐进地达到目标。

2、 ⊙责己要严,待人要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当要责备人的时候,先要检讨自己。(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3、 要常常为自己祝福——念念解脱自在。

4、  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时刻保持谦卑才能不断进步,你必须常常仰望 才有机会看到星空。

5、 ⊙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6、 ⊙所爱贵重物,内外无贪惜,是故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普慈覆一切,常无瞋恨心,是故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富楼那会

7、 ⊙心性清净,为客尘染。《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七

8、 ⊙志气须刚烈,工夫用软磨。(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9、 有一天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原来两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渐行渐远……终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恋难道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10、 【禅语悟道】法教布施:法教布施并不只是弘扬佛法,而且能遣除闻法者的无明。为遣除无明而讲法,才是真正的法教布施。布施法教的目的,就是闻法者心中树立正知正见,并启迪修证的大智慧。修证的智慧,是所有智慧当中最殊胜的智慧。冈波巴大师说:“由修证所生起的一刹那智慧,比由闻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胜。”

11、 【最有禅意的句子】幸福不是财富多、权大、位高,而是自在、快乐、平安。

12、 ⊙殴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迅无救。《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13、 ⊙ 佛说:“一切俱有缘,不可太执著。”确实,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用 心过于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 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14、 ⊙一切诸法所有自性,即是本性。若是本性,彼无自性。汝今当知:若以言说,得一切法本性自性,无有是处。若是一切诸法本性,非由染净之所建立,无住无起。《大宝积经》卷五,无边庄严会

15、 缘起缘灭,得到失去,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16、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当你心里面真正装有一朵清净的莲花,一朵洁白芳香的莲花,你将一生无怨,幸福和安详永远伴随你。

17、 ⊙ 这个世界所谓的安逸快乐,最大的也无过于酒色财气。现在的人,嗜 酒就不顾身体,好色就不顾有病,贪财就不顾亲人,斗气就不顾性命。当 还没有碰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也都能够了解这些道理,也都能够劝化别 人;等到自己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便糊里糊涂地犯了。这就是看得破, 忍不过啊!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继承其父遗愿,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用了十六 年时间,逐个击败敌手,于公元923年灭梁称帝。但称帝后,便志得意满, 一味贪图安乐。进了首都洛阳后,天天吃喝玩乐,宠信伶人宦官,横征暴 敛,搜刮百姓,最后在变乱中被手下伶人所杀。从建国到亡国,仅三年时 间。因此,古人曾以“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来告诫后人。

18、 【什么是智慧八】 “在你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生命真谛的绽放。而你一旦悟得生命的真谛,打开的不仅仅是实现自我生命的升华,更是与自然万物一起升华。因为对生命真谛的感悟,是生命与自然之间无障碍的最终打通。

19、 生命的过程,追寻的意义远大过得到的意义,因为追寻是漫长体验的过程,而得到只是瞬间的结果。所以,关注每一个当下的快乐,比关注最后的结果更让人幸福。只有在追寻中仔细地体味每一次付出的艰辛,才能真正珍惜最后的获得。

2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自性是天生的,与慧根相连,而思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但人的慧根生来受限,越是长大越容易被思维牵绊,而障碍了自性;自性受阻,则妄念作祟,自性的圆满和清净被尘世沾染,缘生缘灭,却无法悟到“空”的境界。

21、 ⊙“南无阿弥陀佛”是模具,我们进了这个模子,又怎能不成佛呢?

22、 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23、 ⊙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损伤。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24、 ⊙趣向佛道,非戒宁到?必须显密二戒,坚固受持,清净莫犯。……密戒者,所求三昧耶戒,亦名佛戒,亦名发菩提心戒,亦名无为戒等。如是诸戒,十善为本。”(日本)空海《遗诫》

25、  走得太快,身边的许多风景都被错过。或许被错过的风景都 与你无关,但有些风景可以提升你生命的质量。偶尔缓一缓脚步,或 者干脆停下来,环顾一下四周,你可能忽然发现,眼前的某处风景正 是你疾步追寻的梦。其实,很多时候,梦不在你追逐的前方,而就存 在于你的周围。

26、 ⊙慈悲更是一种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人品是否高尚,既关系到自身的修养,也关系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事业的成功。要想使别人信服拥戴,必须首先让人心悦诚服,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非慈悲心莫属。

27、 ⊙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乐善好施者很多。但是一毛不拔者也大有人在, 比如汶川、玉树地震之际,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慷慨解囊,为祖国略尽绵薄 之力,但是有些人却攥紧钱袋,更有一些富人为富不仁,宁可自己挥金如 土,也不愿意救同胞于水火之中、助别家于危难之际。行善布施者,必然 因这仁慈之心而收获种种善缘;吝啬冷漠者,必将因这不仁不慈之心为自 己的将来种下诸多恶果。

28、 ⊙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缘起善巧.五者谛善巧,六者三世善巧,七者一切乘善巧,八者一切佛法善巧。是名八法入于智慧。《大宝积经》卷-。-,善德天子会

29、 聪明人永远不会因为忙而忽视了锻炼和保持身体的健康。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等于零。

30、 ⊙ 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 缘。”星云大师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自利利他的良方。”每个相 逢相知,每个回眸顾盼,每个因缘了断,每个得失聚散,每个生老病死都 是定数。老天既让你来到世间就要你享受快乐、承担悲苦,所以来到世间 是你的偶然,离开这个世界是你的必然。

31、 ⊙【禅语感悟】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 便。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32、 ⊙ 任何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何去抑制怒气,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方 法。抑制自己免于愤怒的最好方法是:当别人愤怒时,你就冷静观察那是 怎样一副德行。当怒火上升时,不妨心里默念着这么一句话:“喔!就是这 样。”经过一番反省,领悟了事情的关键和解决办法,怒气自然会慢慢地 消失。

33、 ⊙所言诚实,如说修行。《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34、 ⊙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正洪念处经》卷六十一

35、 学佛,要真正去体会无常;强调无常是要警惕自己

36、 ⊙【修行人当如树】树与佛有大因缘。释迦牟尼佛出生在无忧树下,修行在苦行林中,成道在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双树林中;佛陀的一生未曾离开过树,乃至佛寺道场称为“丛林”。树是智者,随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空间诸种因缘,分分生长,不多也不少,不急也不慢,一切恰到好处。树是仁者,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直或斜,每棵树都一样美丽,安静自处,无竞无讼。看见树就知道什么是和平。他有柔软的身段,随顺八面来风。他有坚定的立场,宁可折断枝叶,决不放弃根本。他时刻向往光明,从黑土地中出生,一直向着明空。他独处不孤寂,群居不喧闹。他不卑不亢。或立山顶,或卧谷底,对他都一样。他远离宠辱。万人瞩目,无人问津,对他了无差别。他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抵挡烈日,调节气温,吸附尘埃,隔离噪音;为虫兽提供家居,为人类提供各种有益的材料,乃至生时撑起阴凉,死后燃放光明。他彻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天地间无有一物不受他的恩惠。

37、 尽职尽责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人伦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38、 祈求菩萨保佑,不如反求自心。

39、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法,尽修行遍法界行,身恒住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国土,尽证得如来智慧,是则能净愿波罗蜜。《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40、 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

41、 ⊙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有许多人有自识的 能力,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自识阶段而不落实于行动,那只能是自我作 茧式地品味痛苦。人不可随意地看待恶,不可在心中说:“我如此远离 恶,它沾染不上我。”滴水可满缸,一点一点地作恶,人便会成为恶贯 满盈的疯子。穿上新鞋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绕过泥泞,但只要他一失足弄 脏了鞋子,他就不再那么珍惜了,而当他看到鞋子完全弄脏了时,他就 会放开胆子踏进泥泞,将鞋子弄得越来越脏。因此,改过宜勇,迁善 宜速。

42、  我们以为自己淡定,其实内心狂躁;我们以为自己合群,其 实非常另类;我们以为自己成功,其实已经失败;我们以为自己高 尚,其实灵魂龌龊;因为这无数个以为,遮蔽了内省的目光,我们常 常误读自己;因为这无数个以为,扰乱了向外的视线,我们总是难以 善待别人。

43、 ⊙于无上瑜伽之经中,亦说不护三昧耶及灌顶下劣、不了真性,以此三者,虽行修习,任何亦无成就。(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

44、 ⊙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物质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亟须的还是良心。——净慧

45、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你就没办法爱你的敌人。但当你可以爱自己时,你就有办法爱所有的人。——海涛法师

46、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当,然后念兹在兹地保任,人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47、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一瓶兼一钵,到处是生涯。”——《后招庆和尚》

48、 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49、 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之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