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篇读书笔记

15篇读书笔记

导语: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读书时做的一些笔记,写下读书时的心得,记录读书后的感悟。喷嚏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5篇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1《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家尼摩船长一起乘坐着*********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号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却会无声地落泪;他知识渊博,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甚至还为法国政府偿还几百亿国债;他还会逃避人类,对他人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仍是个善良的人.

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2《活着》读后感

小说以老农民福贵遇到一位游客,并对其讲述起了自己的过去作为文章的开端。副贵从自己败家开始讲起,从而开篇就吸引着读者的好奇心去了解在这位原本家世并不普通的农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年轻时的福贵过着吃喝不愁的少爷生活,贪恋嫖娼和赌博的他最终被赌局的龙二一天天精心设下的骗局将万贯家产输了个精光。父亲被气的过世,妻子又怀着身孕被娘家接走的这种家破人亡的情况下他并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向龙二低头要了五亩地,艰难的开始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担负起养活母亲和女儿的生活。余华开篇便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残人的生活。当他的妻子家珍生下儿子有庆归来时,本以为这位懂得浪子回头的少爷可以一家可以团聚之时,苦难再次降临,在一次进城时,被国民党拉去做了壮丁每天提心吊胆的过着这种枪林弹雨的生活,正是对母亲和妻儿的牵挂支撑着他着活了下来。团聚之后的一家子接受着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熬过了大生产之后,又遭遇了三年灾害,懂事的儿子有庆在原本就饿的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被医院拉去强行献血时身亡。因小时候高烧就聋哑了的女儿凤喜好不容易遇到了疼她的人二喜结了婚,却因为难产而死。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家珍在儿女纷纷离世的双重打击下也过世了。在亲手埋葬掉亲人后,他还要履行答应给家珍的承诺:好好活,照顾女婿和年幼的外孙苦根。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女婿和外孙也都因为意外先后离开了人世。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这部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成了他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在读完这个斗争与生存的故事时,我已经完全投入到主人公悲惨的人生经历中无法自拔,心中满满地氤氲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不知是多少过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同样经历了中国的战争,“大跃进”,三年灾害,直到文革等各种天灾人祸打击的劳苦大众们的原形。这些中国变换的历史于我不再是教科书上苍白的描述,在余华朴素的叙述中,接踵而至的打击更像是一根根马刺鞭打在心上,我仿佛一同与主人公在一次次悲惨的灾难中苦苦挣扎。体会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沉重。

《活着》是一部既能使年轻一代成长也能使年长的读者感动的震撼心灵的小说。与我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接踵而至的悲剧令人无法喘息,尤其是福贵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晚年只能同一头和自己一样年老的快干不动活儿的老牛一起度过。唯一活着的老人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做富贵,当老牛耕不动时,他便骗老牛说;“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也耕了七八分,苦根还小也都耕了半亩,你嘛,我就不说出来羞你了。。。。。。。”老者这种办法督促老牛干活,在我看来这更是表达了老者在时刻提醒自己好好活着的意念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亲人在时他出于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责任,他与命运作着顽固的斗争,在生活的夹缝中做着苦苦的挣扎,活着是他唯一的使命。晚年所有的亲人都离去后,当所有的读者都为他孤独落寞的晚年生活报以无尽的同情时,结尾,他与老牛相依为命渐渐远去消失在黄昏中的背影里却看不到寂寞。像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老人好好活着的信念感召着无数的读者,他已然成为人们心中一个存在的英雄。

补充:在读完原著后,我并没有将这种复杂的心境抒发在纸上而是看了张艺谋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剧中男主人福贵和女主人公家珍的扮演者分别是著名影星葛优和巩俐。说实话我并未觉得他们的演绎还是与我心目中构思的主人公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电影版的改编把许多作者余华精心设计的桥段给省略了,比如在富贵把家产输掉后父亲用心良苦的把房契和地契都换成一担担铜钱让他挑到城里去给赌局的龙二送去,也就是在这时他脱掉了白绸衣换上了粗布衣服开始干农活,这是这位昔日的贵少爷人生的转折点。还有家珍去赌局跪在地上求福贵跟她回家不再赌博的桥段,这段是展现封建社会女主人地位卑微,性格中善良,顺从的一面的时候竟也省了去。而且家珍本是被势力的娘家人强行给接了回去的,结果却被电影改编成在福贵落难时弃他而去的。把主人公的形象大打折扣。女儿难产的死因更是破天荒的写成了闹剧归因于文革小组身上。原著的结尾堪称经典但影片确结尾于福贵和女婿外孙生活的情景,并未把主人公孤单一人仍坚强活着的意思表达出来。似乎只是在为人们以富贵的生活为原点在平铺一段历史罢了,并未有特别感动和震撼之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好好读一下原著,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完整的意思。

3《简爱》读后感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著作,因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学会了怎样做人,而书中的主人公简•爱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简•爱的一生悲欢离合。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会感到恐惧。

简•爱从小被她的舅妈收养,受尽了她的虐待。而且她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还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的禽兽。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但她的舅妈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蛮的儿子。然而,简•爱是一个顽强的、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畏惧,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当然,结果可想而知,简•爱受到了她舅妈的惩罚。但她的这次举动足以令约翰胆颤心惊。

简•爱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体现她的性格。她说:“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我很赞成简的这种说法,因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海伦•彭斯,她的观点与简是截然不同的。海伦主张凡事能忍就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我觉得海伦的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是很让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宽容、忍让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怀,是令人钦佩的。我们无需去评价她的话,至少我们应从中悟出些什么。

我很喜欢海伦的一句话:“我觉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费在怀恨和记仇上。”只要我们每人都能记住它,多多去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乐观地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充满阳光。

我认为罗切斯特先生,正是她生活中的阳光。他们两人的交往是愉快的;他们两人的对话又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都在那简短的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两人真心相爱了。然而在他们的婚礼上,梅森先生揭露了罗切斯特先生是个有妻之夫的秘密后,简彻底失望了,她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他。然而他们最终又走到了一起。

时间会消除报复的渴望,平息愤恨和憎恶的冲动。

简•爱曾经是带着满腔怨恨离开她舅妈的,但当她听说里德太太生命垂危,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简忘却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她曾经厌恶的地方。当她见到里德太太时,简所剩的都是对她的怜悯之情。但是里德太太告诉了她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三年前,简的叔叔给她写了一封信,想让她继承他的遗产,因为他无儿无女,所以想收简为养女,但是因为里德太太当时对她厌恶至极,也不想让她走远,过上富日子。所以她给简的叔叔回了一封信,说简在洛伍德生伤寒病死了。就这样,简•爱失去了一个转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里德太太的这种行为是很令人气愤的,然而简却没有计较这件事,还不住地安慰里德太太,让她把这些事都统统忘掉,而且简很希望能与她和解,但直到死她也没能改变她对简的态度,这使简无奈而又痛苦。

然而通过这件事,简•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了。简•爱的身上到处都有闪光点。她善良而又宽容,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更是当今社会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简•爱》这本书能够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让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为我们的人生添上绚丽的一笔。

4《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马蒂亚聪明内向,童年时把弱智的妹妹丢在公园致其失踪,这件事使他内疚自闭,从此躲进数学的花园不愿与人接触,生怕被人触及内心这个巨大的伤痕。爱丽丝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出于虚荣的理想强迫她参加她划雪训练,一次事故使她一条腿落下残疾,从此被同龄人岐视。他们都成了孤独的人,但马蒂亚的孤独在于拒绝这个世界,爱丽丝的孤独在于被周围的人群排挤。

质数就是素数,它们不规则的分布在正整数中,数值越大越稀少,但仍不时有相差为2的成对出现,它们被称为孪生质数,当然它们越来越罕见,本书中的两个主角就像这两个质数,毗邻却无交集,相爱却难结合,孤独使他们相遇又使他们分离。

作者乔尔达诺是个聪明的粒子物理学博士,他更聪明的是没有炫耀性地掺进过多高深地数学知识使本书幕气沉沉,他只是把数学深深地隐藏在马蒂亚的头脑中,让马蒂亚的孤独带着一种神秘的帅气。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没有人知道他想什么,知道也弄不懂,他的沉默有着数学般的纯洁,行为如逻辑一般简练,内心却复杂难测。这就是那种传奇式的数学天才,是所有热爱数学的人心中的理想,崇拜的偶像,只要读过一些数学家传记,要把这个人写得光彩奇目并不困难。

爱丽丝却复杂的多,她的特点就是混乱,她的生活就像那些写坏了的伪意识流小说,每一句都可以理解,但通篇不知所云。她是那种“心里想着一件事,嘴里说着一件事,然后下手做第三件事”的人,也是那种“想要的、应该追求的和最终得到的“永远不会是同一个东西的人。要把这个人写好,需要切切实实地了解生活,因为她本身就象征着某种复杂生活,或者说是生活的标本。

像所有优秀的爱情小说一样,本书致力于写出真实可信的人性而不是竭力塑造爱情的理想。爱情就是一种光,它需要照到具体的人身上才能呈现它的不寻常,爱情小说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性中复杂的奥秘,也了解现实对人性所施加的影响。现实之所以会使爱情成为悲剧,是因为它早在人性中种下了悲剧的种子。

马蒂亚思想中的单纯对爱丽丝来说就是一个禁固,爱丽丝的混乱只会把马蒂亚带向不可预知的结局。遇到无法排解的烦恼,马蒂亚只要安静地坐下来,沉思一下,把一切纷乱的思绪归拢,就可以找准自己的方向,笔直地走下去,变得更杰出。爱丽丝则需要进入某种混沌的状态,任由自己的思绪自由散漫地飘飘忽忽,沉溺一会,才能把所有的烦恼挥发掉,然后轻松活下去,变得更强大。

因此,马蒂亚理解不了爱丽丝内心纷纭复杂的想法,爱丽丝也听不到马蒂亚想说没有说出的话。他们因孤独而互相吸引,因不理解而分开,他们分开了,但天空却显得更透彻,世界也更美好,这个小说的结尾像诗一样美。

当然本书还写了其它几个可爱的人物,被自己的美貌惯坏了的薇奥拉,她是马蒂亚和爱丽丝的同学,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人物成长的萌芽,这个奇特的人物最终会拥有种种摧毁生活的可能。还有马蒂亚最后认识的女友娜迪亚,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熟而强大的女性所拥有的经历,而这也是那些能让人享受到安稳幸福生活的一切,看起来也是马蒂亚最需要的。

5《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书中描述了1975-1985这个变革的年代,书中的每个人都代表了当时不同的人,读罢心中感慨颇多。

书中描述了两代人,老一代人以孙玉厚,孙玉亭,田福堂,田福军等人为代表。孙玉厚,老实本分,当了几乎一辈子穷人,但是却不反对新潮流,不是顽固不化的人,对两个儿子始终支持。这是当时的一类老人,他们让新一代更好的成长。而其弟孙玉亭好吃懒做,思想固守于他的“社会主义”,改革来临之际,无法适应,他的一辈子都是在从事“革命事业”,但自己的温饱却无法解决,此为另一类让人无奈,让人哭笑不得的人。再说田福堂,这个人被作者称为“心强命不强”。不错,作为一村之最高领导,他无疑是最好面子的,可家中的悲剧却接连发生,这个有些脑筋,却不乏可笑的人最终只能“躺在碾盘上晒太阳”,好在最后想开。最后,说说田福军,书中的老一代人中,此人思想最为深刻,能够及时接受新的思想,跟随改革潮流,也算一心为民,仕途多有坎坷,最终得以官至省委副书记。而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田晓霞。至于金家,以金俊武为代表,而这个人似乎处于老少两代人间,矛盾着前行。

年轻一代,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金波、田润生,似乎都值得一谈,以孙家兄弟为中心展开。先说少安,少安是长子,不知为何,“安平”为长幼之序。孙少安,小学文化,十三岁开始劳动,只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此人脑子极为活泛,曾经因分猪饲料地而被批判,后来办过砖厂,也曾被骗欠一屁股债。但是生活从未将之击倒,最终,他成了双水村的“领导”,捐钱建小学,很是风光。但是人生如是,悲剧也时常发生,比如他的爱情,本与田润叶相爱,却因门户之见而不能在一起,这直接导致了田润叶的婚姻悲剧。之后娶了个不要彩礼的山西姑娘秀莲,含辛茹苦的过日子。不想,小说最后,秀莲得了肺癌。也许,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悲喜剧交互上演。

再说少安的姐姐兰花,老实,爱上了逛鬼王满银,始终如一。受过多少苦,多少气,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她从不记恨,可怜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于纸,好在王满银最终悔悟。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充满了苦累,但终会有转机。

田润叶,深爱少安的人,因为门户之见,嫁给了李向前,却无法面对这样的婚姻,一直避着自己的丈夫,直至他失去了双腿。此时的田润叶才大发善心,回到丈夫身边。生活有时又会是这样,永远不会让你称心如意,这不是命,是整个社会,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润叶,她需要接受,才能真正的过好日子。顺便一提田润叶的好友杜丽丽,这个人我理解不了,怎么会同时爱两个人?

少平,这个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不屈服,不怕坎坷,爱读书,又有自己的思想。曾经下地劳动过,当过教师,揽过小工,最终到了大牙湾当了工人。毫无疑问,他的悲剧也是爱情,与一个热情向上,有理想,有思想的女孩—田晓霞相爱,当我也在为他们门不当户不对,谁该迁就谁苦恼时,田晓霞却牺牲在抗洪第一线。也许本该喜剧结尾的故事却终于悲剧。但是,这并没有让少平失去生活的信念。大步走回师傅的屋子不正说明这点吗?

那么少平周围的人呢?妹妹考到北方工业大学;好友金波,曾在青藏高原找到自己的爱情;同学田润生不顾世俗之见和有了孩子的郝红梅在一起;金波的妹妹金秀,和顾养民好上了,却又爱上了少平。各种坎坷也在他们的生活中上演着,但是生活仍然继续。

书读完了,印象深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本书选取那个动荡不安走向改革的年代,有特殊的意义,展现出中国北方农村在变革来临之际,如何改变与应对。这本书不断讲述了一个道理,生活是悲喜交加的,这就是平凡的世界,里面都是平凡的人。没有大奸大恶之辈,没有绝对无私之人,这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生活不论如何,都像马车一样前进,你只有坐在驾辕努力前行。

6《云漂》读后感

路途的意义,在于完成暗淡人生里的一次飞翔,愈是遥远深刻,愈是充满出人意料的传奇、爱与泪水。 ——《云漂》

“这些年月,林西远几乎一直活在路途之上。”

从家里的深宅大院到易城的师范学校,从战乱的中国到陌生的国度缅甸,从硝烟弥漫的前线到动荡混乱的城市曼德勒。主人公林西远,一直像一朵云一般漂泊不定。

路途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也是在这条路途之上,他经历了离散、恐惧、战争、疾病、贫穷、孤独,又不得不肩负起时代的苦难、民族的抗争,肩负起生活的重压与家庭的责任。恰是这一条远征异乡的漫长路途,让原本青涩单薄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坚定、有所担当的男子。并且最终对他人宽恕,对过往释怀。“当我走过如此多路,在闲散的时光里再次回望,所有的苦难都是财富。”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不能承受的是生命之轻,而苦难却能够让生命变得有分量,变得坚韧和真实。

“没有陪伴的路途是险途。”

灰暗并不是全书的主色调。因了苦难太过深重,那些温情与安和的片段才那么美好动人。缅甸战事结束后,林西远流落村庄时,被好心的玛西收留并细心照料;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莉莉认林西远做父亲,与他相依为命;林西远娶回温柔善良的十澜,共同营造一个虽然贫寒却不乏爱意的的家庭;林易城陪着身体残损的柳欢彦走完生命的终结。

在整个故事里,是人性的善照亮了苦难,是坚实的相伴让路途不再那么艰险。如果说每个人都难逃孤独,而爱却是唯一可以借以化解孤独的事物。

在后记中,作者探讨的也是这两个名词:爱,孤独。这两个词”是世上最明目张胆而又最晦涩难懂的字词之一”。也许正是因为孤独,更应该对路途上收获的爱心存感恩。

“在流行文学大行其道的时代,默默坚持他严肃文学的理想。”

初识作者雷文科,也是在《最小说》。但不认为他的作品就该被一直打上“青春”“校园”等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