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放风筝的诗句(春天描写放风筝的情景)

春天放风筝的诗句(春天描写放风筝的情景)

每年早春二月和清明前后,天空一碧如洗,东风拂煦,空气清新。地上花红柳绿,绿草如茵,到处莺歌燕舞,正是人们踏青春游和放飞风筝的好时候。

放飞风筝是一项高雅的活动,它既是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体力健身锻炼。同时风筝的制作和放飞,都有一定的技巧,考验的是一个人动脑动手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放飞风筝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在野外草地上目视高空中的风筝,随着风筝奔跑,这样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减轻眼睛疲劳。人们呼吸到野外清新的空气,心情也会更舒畅愉悦。

放风筝在我国古代就很流行。最早风筝是木头做的,也叫做木鸢,后来纸质的又叫做纸鸢。早期风筝用于测量和传递书信,到了唐代才演化成了一项文化娱乐活动。

文人墨客最喜爱风筝,他们把风筝制作成各种造型,在风筝上安置竹笛和丝带,有的还题上诗词和书画。《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酷爱字画和风筝,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甚至还用书画和风筝来维持生计。

历朝历代的诗人中有很多都喜好风筝。他们制作风筝,放飞风筝,吟咏风筝,也为风筝写下了不少的诗文作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有关放风筝的诗歌。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这是明朝诗人徐渭的题画诗《风鸢图》。前两句是写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在用柳条和棉线等材料制作风筝。后两句写孩子们放飞风筝的喜悦神情。同时用春风送飞风筝,来象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首《风筝》诗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谜语。清明节前后天空上飘荡着风筝,引得孩子们仰面观看。但是风筝线一断,风筝就要远走高飞。这里实际上是隐喻贾探春远嫁异乡的悲剧命运。

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陆游的这首《村居书事》是写自己老年的生活感受。写诗做文章动脑筋会影响睡觉休息,做官只是名声好听。人老了要知道安闲自在,和孩子们放风筝骑竹马,一起游玩嬉戏,享受童年的快乐。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日信笔》写的是断线风筝。庭院里已经是落花满地,树枝上的叶子也一片碧绿。窗外不断传来鹦鹉的叫声,诗人朝外一看,原来是一只断线风筝挂在了屋檐上。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生活。阴历二月还是早春的气候,但湖岸的杨柳已经是如烟似雾了。孩子们刚放学,来不及放下书包,就急忙趁着这东风放起风筝来。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代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也是写的断线风筝。因为遇上了一场倒春寒,闺中女子睡了一个懒觉,起床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是谁家的风筝断了线,落下来挂在这边的杏花树枝上。

百尺东风舞纸鸢,无端声到别离边。

人生自是无根蒂,却被功名一线牵。

明代诗人张弼的作品《咏纸鸢送陆文质之京》,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风筝飞向远方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联系到社会生活,人们之所以到处漂泊,就是因为有名利这根风筝线拉扯着。

上面古人这些吟咏风筝的诗歌,或表达春天的风光,或表现高雅的情趣,或书写童年的快乐,或流露出闺中寂寞,或感慨人生艰难与离愁别恨。当然放飞风筝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这个内容自然也是包含其中。

点击展开全文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