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简介资料(高尔基个人介绍)

1868年3月28日苏联的郭沫若,高尔基同志出生 文史公曰:列宁说: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活动家,诗人。苏联文学评论家斯卡比切夫斯基评: 高尔基小说的缺点是非常严重和异常丑陋的。他要么完全不懂小说文学的创作技巧,要么就是蔑视这些技巧。
在斯大林异乎寻常的隆重“礼遇”下,他终于在1931年回国定居,从此“痛改前非”,从“不合时宜”者转变成为斯大林在意识形态方面重要的宣传家。基于“补偿式表忠心态”,高尔基此时在宣传上特别高调。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到来了,高尔基成为舆论先行的不二人选。

1930年11月,高尔基在《消息报》上发表文章《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为斯大林1930年代即将开始的大镇压运动鸣锣开道作舆论宣传。这句话后来成为大镇压最具鼓动性的口号。对无数“人民的敌人”(许多是他过去的朋友)落井下石。血流成河的清洗高潮虽然是在他死后,但那舆论的制造他无疑功不可没。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革命而斗争。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在此期间也如饥似渴的读书。

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于疾病,也由于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高尔基出国疗养。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回国后,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和安排下,高尔基不只在政治上得以重用,在生活上更得到超规格的优待,享受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等特权待遇。
斯大林在莫斯科市内为他提供了一幢花园式洋房,在莫斯科郊外和克里米亚为他建造了两幢豪华别墅,供他避寒。更为特殊的是,为了方便高尔基前往克里米亚休假和出国采风,还为他准备了一节经过专门改装的专用列车车厢,可以随时挂上火车头出发。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在1929年至1933年都被允许去意大利继续过冬,以避开苏联的严寒,随行的还有两名苏联医生,负责在途中对他进行护理,全部费用由苏联政府“买单”。
在苏联,平时仅为高尔基一人服务的工作人员就多达30多人。然而,高尔基并不那么心安理得。他在豪华别墅中说:“那里的主人不是我,而是莫斯科苏维埃。”
斯大林给予的特权还有:高尔基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内务部长亚戈达,或者指示亚戈达,亚戈达必须满足。也就是说,高尔基有根据自己的判断调动和“指挥”内务部的权限。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高尔基的故乡、大工业城市下诺夫哥罗德更名为高尔基市,下诺夫哥罗德州也相应更名为高尔基州。几乎所有城市的剧院也更名为高尔基剧院。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革命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高尔基年轻时失恋,他曾开枪自杀,结果子弹没打到心脏,却射中了肺部,他的一叶肺片被自己打掉,而另一叶肺片也已被香烟熏得差不多了。所以呼吸困难。
1936年6月18日,68岁的高尔基因病去世。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代表作品 《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