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亢问于伯鱼文言文翻译(陈亢问于伯鱼的启示)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孔子的儿子阿鲤(伯鱼名鲤,是孔子的儿子,也是孔子的学生)和陈亢他们同在孔子门下读书。

有回陈亢问阿鲤:“老师也教了你一些没有给我们大家讲过的东西吗?”

阿鲤答道:“没有啊。有次父亲一个人站在院子里,见到我快步走过,只问:‘读了《诗》么?’我答说:‘没有。’‘不读《诗》,没法学写作呢。’出来后我就读了《诗》。

“有次他又一个人站在院子里,见到我快步走过,又问:‘读了《礼》么?’我答说:‘没有。’‘不读《礼》,不会懂规矩呀。’出来后我就读了《礼》。

“他单独对我说的就是这两次,对大家不也是讲的这些么?”

听了孔鲤的回答,陈亢高兴地说道:“我这一问,有了三个收获:知道了该学《诗》,知道了该学《礼》,还知道了高尚的人不会特殊照顾自己的儿子。”

后记:

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君当时送了一条鲤鱼,给孔子祝贺。孔子为了感念君恩,所以将自己的儿子的名就命名为鲤,字伯鱼,都是有鱼字在里头的。这也显得孔老夫子的厚道,以及对君上的那种知恩报恩之心。

“趋”是快走的意思,因为孔鲤见到父亲立在堂前,所以不可以慢慢吞吞、大摇大摆的走,否则就显傲慢。由此可见,孔子家里是最讲究礼的。《弟子规》里也说:“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个“趋”是快步走上前,看见长辈没有什么话说了,赶紧退下去,这都是表示对长辈的谦恭。

孔子非常重视言语的教学,他宣讲的孔门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德行之后就是言语,言语怎么学,孔子说必须得学《诗》。

他把上古时代一直到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那些歌谣,选删后修订成《诗经》,又称《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就是用“思无邪”做为选定的标准,所以整部《诗经》里面,没有邪思,人读了之后不会生邪思。

“礼”指《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告诉伯鱼,说你不学《诗》,便不知道言语之道,不懂得怎么个说话了。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告诉伯鱼,“不学礼”,就不知道如何立身。

孔子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是一顿饭的功夫,暂短的时间里面都不违反仁道,还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既所谓立身。

所以学礼关键不只是只学些文字,还要做到。而且天天都要省察自己,看看有没有违反礼,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学君子之道,学圣贤之道。

孔子只说了“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的儿子便 “退而学诗”,“退而学礼”,这和《三字经》里的“父母教,须敬听”如出一辙,也说明了孔子家教的严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道出了孔子教学“有教无类”不分疏亲一视同仁的平等心态。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