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须的故事寓意(胡萝卜须故事完整版)

如果你的童年中出现这样一位小伙伴:他长着一头赭红色的头发,脸上布满雀斑,鼻子像鼹鼠掘起的土堆,耳朵里总有清不完的脏东西,脖子上覆着一圈老垢,身上散发着臭味,走起路来像个驼子。

你会跟这样的小伙伴玩,并跟他交朋友吗?答案不言而喻。

这个孩子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列那尔的自传体小说《胡萝卜须》中的小主人公胡萝卜须。

《胡萝卜须》是儒勒·列那尔在三十岁时为自己心爱的两个孩子写下的一部经典小说,这部作品后来还曾改编为剧本,拍成电影,受到了当时观众的好评。

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本书算不上小说,只能称其为“小说体散文”,是作者用简练冷隽的白描手法记录下来的数十个童年故事,以小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为线索,巧妙地串接在一起。读者从任何一篇故事读起,都不会有突兀之感。

这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具治愈力的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这部小说中看到童年时或多或少受过伤害的自己。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并非都如温情回忆中那样美好,而这部小说恰恰通过孩子的视角将田园生活的诗意外衣撕了个粉碎。但是,作者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不仅仅止步于此,他向我们展示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下面我通过小主人公与他人的关系逐一分析:

一)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卑微地渴望母爱而不得

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经写过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儿来了

除了你还有谁

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果人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母爱该多好!可惜,并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孩子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的甚至是孩子的噩梦。胡萝卜须的母亲勒皮克太太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勒皮克太太是一位严厉苛刻的基督教徒,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费力克斯、女儿埃内斯蒂娜和小儿子胡萝卜须。大儿子和女儿长相好,在她的管教下懂事、听话,不给家里惹是生非,而小儿子却是个刺儿头。母亲把关爱都给了乖巧的大儿子和女儿,给小儿子留下的只有羞辱、责骂和体罚。

本书从头至尾都没说这个外号叫胡萝卜须的小儿子真名到底叫什么,也就意味着这家人从没用真名称呼过这个孩子,而母亲更是对这个孩子极尽不公平待遇和情感忽视。

开篇关于母亲的故事是这样的,母亲命令胆小的胡萝卜须夜晚去关鸡窝门,并将此事安排为胡萝卜须以后每天必做之事。后面紧接着是胡萝卜须夜里打鼾挨母亲狠掐,说是梦魇;胡萝卜须尿床,被母亲骗喝自己的尿,遭到哥哥姐姐取笑;母亲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胡萝卜须吃什么,她让胡萝卜须把别人吃剩的西瓜皮送给兔子,没吃到西瓜的胡萝卜须在兔子窝里偷啃瓜皮。

这些事情,胡萝卜须已经习以为常,他并没有表示强烈的反抗,大概是对母亲长久以来的冷暴力早就麻木了,他在母亲面前不敢手插衣袋,不敢吹口哨,母亲一变脸他先心惊,甚至在做错事时主动伸出脑袋让母亲打。

为此,胡萝卜须把心中积聚的愤懑发泄在身边无助的小动物身上。他曾经将一只鼹鼠摔得脑浆四溅,还用猎枪把一只刚喂完牛奶的猫爆了头。这些血淋淋的场面读来让人心惊肉跳,甚至觉得这孩子彻底毁了。

可是,即使这样,他在母亲在吃饭时向父亲要一点面包时遭到父亲忽视还会替母亲感到难过。还有一次,由于自己不慎,他让挂在身上的鱼钩扎破了妈妈的手,几乎割到骨头才把鱼钩取下,他准备等着挨妈妈一顿暴打时,妈妈不知为何却原谅了他,这事让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胡萝卜须卑微地渴望着母爱,可是母亲却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失望,他的心就像风暴中的树叶,“风暴把他的心弄皱、揉搓、捏紧、缩小。” 他甚至躲进壁橱哀叹:“可惜不是人人都能当上孤儿。”

终于有一天他开始反抗母亲,他跟父亲说,不再喜欢母亲了,而且要求暑假在学校不回家,或者干脆自己离家谋生。父亲说出了一长串人生道理,让他心有所动:

我劝你忍耐一点,坚强一点,等到你长大成人,你就可以自由了。脾气、性情合不来,你可以不认我们,自立门庭。可在这之前,你得设法占住上风,抑制住你的敏感,观察别人,那些同你一道生活的人;你会感到有趣,我担保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安慰。

二)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可以谈心,并不亲密

胡萝卜须的父亲勒皮克先生就像当时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为了一家的生计在外辛苦操劳,脾气暴躁,对孩子要求严苛。父亲没有像母亲那样严重忽视胡萝卜须的情感,他经常带着两个儿子去游泳、打猎,培养他们作为男孩的勇敢气质。他能够鼓励胡萝卜须继续在作文上拿高分,却在胡萝卜须打猎打死两只丘鹬中的一只时,吹毛求疵地责怪他为什么没有两只都打死。

尽管如此,父亲是胡萝卜须在家中唯一能够谈心的人。在胡萝卜须上学寄宿期间,父子二人通过书信沟通甚至比当面交流都更加顺畅。但是,父亲自始至终像个严肃的师长。当父亲到学校来探望他时,仍然不习惯与他亲热。他希望父亲像爱抚哥哥一样爱抚他,父亲却以他耳朵上插着一支钢笔为由躲开。

为此,胡萝卜须把气撒在一位无辜的学监身上。由于学监过度关心一位红脸蛋儿的同学玛尔索,对待玛尔索比其他人好。胡萝卜须感到不公平,很嫉妒,他向校长告密,说学监和玛关系不正常,结果导致学监被开除。当学监离校时,胡萝卜须用玻璃割破手把血涂到脸上,冲着学监大喊:“谁叫你亲吻他不亲吻我呢?瞧,我也有个红脸蛋儿呢,只要我想叫它红。”

在心理学上,这叫投射,胡萝卜须把渴望父亲关爱的心思投射在了学监身上,他敢捉弄学监,却不敢捉弄父亲。他还一直巴巴地渴望父亲对他的关爱呢!母亲已经让他失望,如果连父亲的爱也没有,他将陷入绝望。书中后面还有个地方提到,胡萝卜须在父亲的鼓励下发表怪异的个人想法后,遭到父亲斥责,他竟有了寻死的想法。

好在他后来跟父亲说出了自杀的念头,父亲的话让他重新有了力量:“你以为死亡只诱惑过你一个人吗?只想到自己会使你堕落。

如此看来,胡萝卜须的父亲在亲子关系上还算及格,尽管他没能给胡萝卜须足够的爱,但他至少给了胡萝卜须成长的力量。

三)孩子与教父的关系:亲密无间,爱的堡垒

本书中提到胡萝卜须与哥哥姐姐之间的互动很少,可能因为哥哥姐姐更受宠,得到的关爱和玩具更多,胡萝卜须天生与他们就有因嫉妒而产生的隔膜。胡萝卜须与他们的关系,甚至不如跟女仆阿加特和邻家小女孩马蒂尔德更亲近。从他跟阿加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勒皮克一家人表面客气冷淡,内心各有想法,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胡萝卜须在原生家庭中体会不到的温暖,在一位外人那里得到了补偿。这人就是胡萝卜须的教父,一位性情粗暴的孤老头。说来也怪,教父谁都不喜欢,只喜欢胡萝卜须。教父曾对胡萝卜须说:“要是我有个(像你一样)的猴儿当孩子,叫我给他舔屁股都情愿。”

胡萝卜须每隔一段时间就到教父家吃饭,跟教父一起去钓鱼,或者看教父在葡萄地里挖土。他在教父家留宿,感觉睡在远离母亲的地方,非常快活。他向教父倾诉母亲的偏心,教父劝他以后不要撒谎惹母亲不高兴。为了逗他开心,教父半夜起床陪他去摘有虫子的李子,并带着虫子吃李子给他看。

在这里,教父充当了一位心理辅导师的作用。这位教父对胡萝卜须的爱极其纯粹,他因为早年间自己的疏忽导致胡萝卜须落入泉水差点淹死,至今懊悔失眠。他为缺爱的胡萝卜须建造了一座爱的堡垒,胡萝卜须可以在教父这里挡风躲雨,找回丢失的爱,学会爱,他对教父说:“我喜欢你,我的老教父;不过要是你不再抽烟斗,我会更加喜欢你。”

世间总有一些像老教父这样的人,他们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用自己纯粹的爱,教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如果你不打算爱与被爱,整个人生之旅将毫无意义。就像《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中的玩具瓷兔子那样,用不断失去的漂泊一生告诉我们,即使失去过爱,也会重新学会爱。

儒勒·列那尔

回到《胡萝卜须》这本书中,我们如果只看小主人公在家庭中受到的苦难,那样我们会对整个人生都感到绝望。但是,再绝望的人生,也能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就像作者儒勒·列那尔本人,我猜想他写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理清并放下童年时代的伤痛,让自己余生走得更加轻松和快乐,这也是一种治愈方式。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伤痛,但最终都能找到治愈伤痛的方式,最终成长为自己梦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请相信:你的自愈能力,远比你想象当中更强大。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