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荷花品德的诗句古诗出淤泥

一、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诗句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

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 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

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赏析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

二、赞美荷花高贵品质的诗句

1.《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唐·李颀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3.《荷 》唐·李峤 新溜满澄陂,圆荷影若规。

风来香气远,日落盖阴移。 鱼戏排缃叶,龟浮见绿池。

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 4.《咏新荷应诏 》南北朝·沈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三、赞美莲花的诗句并说出赞美莲花的什么品质

>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从另一种角度看莲花之生于污泥

思想么,应该是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道理的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赞美莲叶给人的一种清爽之感

强调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这诗我看不太好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于失意之中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标明自己像莲花一样,结藕为粮,施人以福,不求名利回报

>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浅显易懂吧。这个

>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很浅显了,是说诗人画莲,形态极致却不能画出它独有的神韵出来

完全是赞美莲之独特气质(自由发挥哦)

关于其他有大家风范的诗,自然有人品赏,可去百度一搜

顺便问下,你几年级?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