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句古诗赏析

一、爱国的诗句和鉴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宋.陆游 2.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赠梁任父母同年》清.黄遵宪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三国.魏.曹植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国殇》战国.楚.屈原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唐.杜牧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唐.戴叔伦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宋.文天祥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0.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满江红》南宋.岳飞 ———–全诗———— 1.《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病起书怀》宋.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赠梁州张都督》唐. 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4.《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塞上曲二首》唐.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二、关于爱国的诗词及赏析、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

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翻译: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

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

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

三、关于爱国的诗词及赏析、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

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翻译: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

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

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

四、爱国的诗句和鉴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宋.陆游 2.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赠梁任父母同年》清.黄遵宪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三国.魏.曹植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国殇》战国.楚.屈原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唐.杜牧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唐.戴叔伦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宋.文天祥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0.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满江红》南宋.岳飞 ———–全诗———— 1.《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病起书怀》宋.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赠梁州张都督》唐. 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4.《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塞上曲二首》唐.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五、爱国诗句及其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

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六、有关爱国主义的诗歌还有赏析~~急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起写登高临远 ,凭栏眺望,句中隐括了荆轲于易不饯别、座中人发尽冲冠的故事。连“潇潇雨歇”一语,亦神似《易水歌》。

长啸而仰天,足以表壮怀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纵一横,兼写壮怀壮举,概括性极强。

又信手拈来古乐府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将及时努力与抗金事业联系,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为千古箴铭。 上片写出责任感、紧迫感,过片更直书国耻,慷慨陈词。

谓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这里,“饥餐渴饮”和“食肉被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 如实反映了惨遭凌暴的宋人对金兵的仇恨,切齿之声纸上可闻。

又由于“壮志”、“笑谈”等语的运用, 造成“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轻快语调,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 结尾以收拾金瓯的决胜气概镇住全词,与发端的力量悉称。

全词濡染大笔,直抒胸臆,忠义愤发,元气淋漓。 寓绝大感慨,饶必胜信念。

从而成为豪放词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飞英名,同垂不朽。

七、爱国诗的赏析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赏析】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

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兵定中原之干云豪气。雪夜驾战船巡视瓜州渡,秋风驭铁马勒缰大散关。

胸中自有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疆卫国,恨不能仿效诸葛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白发照镜,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诗中“气如山”之“气”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首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平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

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气”字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等,全句可解释为“北望中原产生决心恢复失地的英雄豪气如山”。颔联用了“列锦”手法(即意象直接组合),把分别表示军队、时令,地名的名词并列叠加在一起,构成了雄健激越的艺术画面:乘楼船,冒夜雪,奋战在瓜洲渡;骑铁马,顶秋风,激战于大散关。

这两句诗,洋溢着战斗的豪情,展示出报效祖国的雄心。句中的“气”字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才更能与颔联昂扬之气、雄浑之境相“匹配”:首联为概述早年的豪情壮志,颔联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

律诗,在章法上颇讲究起承转合。本诗第二句中的“气”字唯有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等,才能构成突“转”,使得诗歌前两联与后两联形成强度对比,吻合起承转合的章法。

首联写早年胸怀收复中原的如山气概,是起;颔联回顾铁马秋风的战斗经历,是承;颈联抒写壮志难伸的悲愤,是转;尾联于感叹无人可与诸葛亮比肩中流露出悲怆之情,却又不失豪壮之气,是合。特殊是“塞上长城”典故的使用,诗人是以檀道济自况。

这种比况,当有首、颔两联“英雄豪气”的奠基与辉映才能够使怀有满腔爱国热忱的诗人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少年受爱国思想的熏陶。

虽为官屡遭贬黜,却有不失恢复之志的性情操守。这种“气”表现在诗中,便具有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陆游诗歌的内核,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

《书愤》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字,当是具有阳刚与健美的英雄豪气,它集中反映了诗人早年的书生意气和志士愿望。正是早年这种意气的浓烈和愿望的宏大,才使得诗人在鬓发斑白的晚年因“塞上长城空白许”而倍感人生失意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痛,于是胸腔中涌动出无法抑制的悲伤、怨愤之情。

这种因心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产生的失落与悲愤,凸现了诗歌的题目——“书愤”。尾联,诗人引用诸葛亮的典故,感叹自己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实现“北伐”愿望而流露出失意、悲怆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腔爱国情怀。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