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句理解运用题

一、高考语文古诗分析题的答题模块以及万能答题套路、管连词语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寂,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

(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术语再现 表达技巧(手法) 表达技巧主要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描写手法: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

二、高考古诗鉴赏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 【答案】(1)春江花月夜 (2)“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

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201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

三、高考古诗词每道题答题方法

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望采纳。

【高考蜂背 高中知识听着背 可登陆苹果或安卓市场下载使用 】。

四、求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阅读理解答题时候的格式,比如什么样的问题

高考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归纳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考生从哪些方面去想象,怎样去想象,如何结合诗歌本身、命题者所问、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关键。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形象: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七、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八、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五、高考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岁 暮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六、高中古诗词鉴赏题 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

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

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1)(3分) A (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 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

七、如何答好高考古诗鉴赏题

一、方法指导 1.理解内容 理解内容,是阅读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进行鉴赏、评价的前提。

古代诗歌常见内容有:思乡、怀远、咏史咏物、怀古伤今、离情别绪、春恨秋悲、人生际遇等。 理解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逐词逐句研读诗歌。

诗中的关键词语往往直接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悟,集中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因此诗中的关键词是理解内容的切入点。 ②整体把握意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才能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 ③注意捕捉隐含信息,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 ④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⑤了解古代诗歌多多省略、跳跃与倒装等特点,理解时要适当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

⑥了解诗词中的典故,掌握古代一些文化常识,也是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需要突破的障碍。 ⑦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⑧注意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进而准确理解全诗; 2.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 “鉴赏”是指“鉴定和欣赏”。

就是要分析出诗歌中使用了怎样的语言、运用了哪些形象和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并评价其取得的效果。 解答古代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题,要了解一些名词术语,还要注意答题技巧。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一种氛围、一种情境来传达某种思想感情,就是意境。诗歌的主题就是在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营造中体现出来的。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鉴赏古诗,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就诗论诗,不需引经据典,也不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要实事求是,切忌随意拔高。

八、高考的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急求

鉴赏的表述是: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

语言技法包括: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表现手法: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布局谋篇: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详略。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