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意思解释(息事宁人的意思什么)

如果一定要说出2015年是怎样的一年,那么,我说,这是“息事宁人”的一年。这倒不是说这一年我们面临的纠纷怎么得多,而是因为这一年事关民生国计之大策的,确实涉及了“息”、“宁”这两个字。

先允许我进行一番咬文嚼字。说“息事宁人”,那么,“事”如何“息”?“人”怎么“宁”?我说,“息”,应该“心”上有“自己”;“宁”,应该人“丁”有“房屋”。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就是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普遍二孩政策,这是自1980年执行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已在我国实行了30余年,2015年,这项年过而立的政策即将成为过去。这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时代结束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迎来“全面二孩”时代。那么,“息”是什么?其中有一个义项是“儿女”,可以多生“子息”了,就是“心”上有“自己”,从此,多子多福,又深入人心。还有,就是这一年,央行共降息6次,“息”是什么?其中又有一个义项是“利钱”,意味少付“利息”,也就是“心”上有“自己”,民间不是有“铜钿银子养心血”的说法吗?

至于说人“丁”有“房屋”,那又怎么个说法呢?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性。而化解房地产库存,其中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那必须是“住者有其居”,也就是说,人“丁”有“房屋”。

所以,在评选了2015年的十大热词后,因为“全面二孩”已经成为十大热词之一了,其中如果还需要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的话,我就觉得成语“息事宁人”用得最好。

看来,2015年“息事宁人”的良策有这么多,但事物往往会存在着矛盾双方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有“利”就会有“弊”,“利”伴随着“弊”,所以,良策就应该让“利”最大化。而事实上,根据成语解释,“息事宁人”,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我认为,这种解释就是“息事宁人”的良策,也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初衷。

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前瞻性,如果利弊同存,除了保证利大于弊外,还得让那些许的“弊”,通过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或措施来提供保障,这才能把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政策好事做好,做大做强。

为此,在“全面二孩”的政策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所高校发现,女大学生求职时被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而这几成“必问”的环节之一。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还有,在“全面二孩”的政策下,有些单位开始担心无法开展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女教师多的现象,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容易发生恶性循环。

而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下,我们还应该关注留守老人的问题。农民工买了房子进城了,成了该城市中的一员,也加快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这固然值得欣喜。但问题出来了,他们的父母如何安排?要知道,农民工进城买个房子,一家三四口勉强够住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来安排双方父母的住房问题呢?于是,这就出现了不同情形下的留守老人问题了。还有,再退一步说吧,即使父母可以安排住进来,在现有的情形下,三代同住有几家?尤其在农村,婆媳之间的关系,你知道的,况且农村更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没有鄙薄农村人素质这个意思,因为我本人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就是基于这些了解,我才提出来。

所以,“息事宁人”固然是良策,重要的是如何来保证和保障。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