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辟邪侈的成语解释及故事(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一次,齐宣王向孟子讨教如何用仁政治理国家的问题,对孟子诚恳地说:“我头脑昏乱,对你的教导理解不深,希望你再开导开导我,更明白地教教我,不妨让我试一试你教给我的治国方法。”

孟子就对宣王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等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去处罚他们,这就等于陷害。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老百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一定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坏年成也有饭吃。然后督促他们走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了。反之,如果老百姓没饭吃,没衣穿,连性命都保不住,哪里还有什么功夫来修养礼义呢?”

这个故事主要揭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道理,只有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才能谈的上精神文明建设,即“治礼义“的问题。

“放辟邪侈”指行为不正当,放肆行凶作恶。侈,行为不正当。放,放荡。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